A Microanalysis of Hong Kong’s Reindustrialisation
繼《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再工業化」計劃,創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至今香港工業化進展不大,市民對再工業化前景與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有見及此,筆者最近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撰寫《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報告,透過企業問卷調查及與業界代表焦點小組討論,以微觀數據分析製造業的當前挑戰,以及利用工業4.0技術升級轉型的潛力與困難,最後分析本港再工業化的可能性與政策期望。
2021年7月至9月期間,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訪問了超過200家總部設於香港的製造業公司,鎖定研究較具潛力的三大行業: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
此三大行業所以入選,源於香港的軟實力與比較優勢,而又同樣必須面對科技轉型的大趨勢。於食品科技方面,「未來科技」包括不少利用合成生物製作的食物或物料,利用科研及創新思維製成食品之餘,亦可望解決環保問題。
儘管製造業增加值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自1990年代初迅速下降,食品、飲料和煙草製品業卻日形重要,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其增加值在香港製造業中的份額從1973年的4.4%升至2019年的 34.1%,就業人數亦從 2013年的30037人增加至2019年的34053人。在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下,「香港製造」的食品標籤象徵產品安全、品牌知名度和優質的美譽。業界持份者期望透過可提高生產力的新技術,包括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等,推動先進食品製造成為香港再工業化的引擎之一。
健康科技方面,香港不但具備世界級醫療團隊和基礎研發,更可利用中、西醫藥的獨特性,有利於藥品生產及生命科技發展。貿易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約有250家生物科技相關企業,160家醫療衞生設備製造商。同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生物科技及醫藥被列為大灣區新興支柱產業,相信在這些政策的助力之下,香港應能發揮在生物科技及醫藥的傳統優勢,把享譽世界的基礎科學研究轉化為產品,惠及全球用家。
香港是亞太區內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首次公開招股(IPO)中心,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1年6月底,已有67家醫療健康公司在港上市,以IPO集資共2090億港元,見證本地生物科技生態系統的蓬勃和成熟。
話雖如此,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無疑仍有加大力度的空間。根據香港經濟研究中心2017年一項調查,58%受訪企業表示在港招聘人才有困難,比國內高出17%,原因自然是香港工資以至住房補貼都高於內地;加上缺乏本地培養的研發人才,企業需從內地或海外進行招聘,況且國際科研人力資源競爭激烈,香港相關人才流失率亦因而提高。醫療人員供應短缺,初創企業更難聘得所需專才。要對症下藥,特區政府不妨參考研究團隊的焦點小組結論,多從「官產學研」界別通力合作入手。
至於綠色科技,就更是世界潮流,環保回收業重新備受關注,3Rs(Reduce、Reuse、Recycle)已變成5Rs(Refuse、Reduce、Reuse、Repair、Recycle)。廢物處理向來是香港的迫切問題,按環境保護署的統計資料,傾倒在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自 2002年以來一直大幅下降,直至2011年以後才略見回升。為緩解堆填區壓力,特區政府積極倡導發展本地回收業,以延長廢物的使用壽命,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和材料,以供內銷甚至出口。
發展綠色科技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可增加就業多樣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020年報告指出,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全球創造多達1150萬個職位,並預測到2050年,就業人數將增至4200萬。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統計,2019年在本港直接或間接參與環保回收活動者為數44670人,其在本地就業總人數中佔比,則從 2008 年的 0.9% 微升至2019 年的 1.2%。
由此可見,回收業機遇處處,香港若能成功解決廢物問題,就能把此一模式轉移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若計劃在全球綠色科技分一杯羹,首先要提升產業科技及產品增加值。港大研究團隊發現,超過六成綠色企業在港設立生產線所需空間超過1萬平方呎,反映回收業未有利用先進技術。如能善用科技,即可有效降低用地及生產成本。
基於以上的分析,研究團隊在三大聚焦行業中,以線上問卷形式訪問了184家公司,發現90%、37%及22%的企業分別以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為目標市場。按行業來分:食品科技業集中在本港銷售,以香港為目標市場佔98%,只有28%以中國內地及20%以東南亞為目標市場。至於健康科技業,74%以香港為目標市場,以內地和歐洲為目標市場則分別佔49%和36%。綠色科技業與食品科技業類似,達90%公司以香港為目標市場,以內地和東南亞為目標市場的企業比率分別為39% 和24%。
對於工業4.0技術(如物聯網、自動化、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半數企業表示有所認識;大多認為工業4.0主要能提升企業生產力、節省生產成本及增加營運彈性。其中 83%食品科技企業、64%健康科技企業及71%綠色科技企業均認為,應用工業4.0的首要原因是提升生產力。
研究報告亦涵蓋土地及廠房設備問題。 土地面積對很多廠商來說,不是一個關鍵問題,大約 30至40% 公司認為 1萬平方呎或以下的廠房面積就足夠了,其中44%食品科技企業、46%健康科技企業及38%綠色科技企業表示,所需用地少於1萬平方呎。主要困難在於缺乏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例如卸貨區面積不足和樓底太低。可喜的是,52%企業計劃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特別是食品科技企業(佔74%;相對41%健康科技及62%綠色科技的受訪企業),筆者相信新落成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及現有工業大廈可應付有關廠房需求,增強港商回流決心。
就有關研發方面,報告發現58%受訪企業有投入研發,其中73%屬食品科技業、50%屬健康科技業及75%屬綠色科技業;16%企業更表示有計劃將研發遷往或擴展至香港。至於企業選擇研發地區的關鍵因素,則包括當地是否有研發基礎設施(66%)、熟練科研人才(64%)、鄰近生產設施(62%),法規要求(54%)、資助(51%)等。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香港,企業看重的是高等教育機構(46%)、熟練本地科研人才(37%)、鄰近生產設施(36%),研發基礎設施(31%)、資助(29%)等。
有關人才短缺問題,只有28%受訪企業預期在未來一兩年可找到合適人才從事工業4.0相關工作,中長遠而言,只有33%及37%分別預期在未來三四年及五年可找到合適人才。
整體而言,研究團隊探討的三大行業,都各自面臨挑戰,但同時亦有不少企業計劃回流香港生產或進行研發。要發展工業,歸根究柢,必先解決土地與人才問題。適當的政策配合,可令香港的軟實力變成硬實力。
隨着2019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經濟轉變和疫後新常態,加上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和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新舉措,筆者認為這是香港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期待香港轉型成為國際科技和創新中心,從而帶動生產力而惠及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並透過再工業化加強與區內供應鏈、創科鏈的連接互補。
鄧希煒教授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五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