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looking of Greater Bay Area
中國在1987年極端貧窮人口逾六億五千萬,佔全球貧窮人口37%,屬最低收入國家,但經過40年改革開放,現已一躍成為緊隨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成就冠絕全球。
自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與北京、上海等內地大城市在政經上緊密互動。與深圳、廣州等鄰近城市經貿聯繫一向頻仍,近年粵港兩地交流更日趨深化,在國家積極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之際,香港未來勢將與之融合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計劃出籠以來,在香港社會引起廣泛討論;在十九大報告中更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大灣區計劃圍繞着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中山、佛山、中山、珠海、肇慶9個內地城市,以及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別行政區。目標是成為堪與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媲美的世界級城市群。
大灣區在國際上的規模
未計香港和澳門,大灣區內9個國內城市的生產總值,已佔廣東省85%,佔全國總額12%;若按外商直接投資份額計,則佔全國總值20%。
相對於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及大東京灣區,大灣區總面積為5萬6千平方公里,人口逾6千7百萬,兩者均為4大灣區之冠。至於國內生產總值,大灣區達1萬3千億美元以上,低於東京及紐約灣區,但高於三藩市灣區【表1】。
與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比較,據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數據顯示,大灣區的經濟規模排第13位,僅次於第12位的南韓,超越澳洲及西班牙,更遠超土耳其、荷蘭及瑞士【圖1】。
物流方面,按2016年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的吞吐量計算,大灣區中的深圳、香港及廣州分別排第3、第5及第7位,總吞吐量超過6萬2千個標準貨櫃箱【圖2】。
大灣區內香港的國內生產總值仍然居首,但與深圳及廣州的差距已不明顯,深圳及廣州的經濟形勢不出幾年大有可能超越香港【圖3】。
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大灣區內9個城市的經濟底子雄厚,加上中央多次規劃,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其中包括深圳的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區,佛山、廣州及珠海個別的國家高新科技產業開發區,以及惠州的出口加工區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等。主要行業包括各類輕工業生產、材料加工、汽車製造、汽車零件、電訊設施、電腦軟件、科技創新、物流、金融,及國際貿易。
香港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香港經濟發展史研究者必定同意,香港發展至今的經濟成就,除了港人的勤奮精神,還有賴於中國因素。在97年回歸之後,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香港發展更不能遠離國家支持,否則未來損失無可估計。大灣區發展計劃既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部署的國家戰略,對21世紀往後中國的發展,包括香港在內,確實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仍享有特殊地位及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如法制、資訊和言論自由以及自由貿易港的定位等;主要經濟支柱仍屬金融、物流、旅遊及各類專業服務行業,大致反映香港過去在經濟轉型後佔優的領域。在大灣區的規劃中,如何發揮香港的協同價值效應,在此不妨探索一下。首先在歷史上,廣州是中國對外開放通商的城市;在地理位置及交通上,廣州可與其他周邊城市構成「一小時城市圈」的核心,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及高端服務,故此,廣州在優化大灣區功能方面,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
澳門與珠海接鄰,位置上與中山、江門、肇慶形成珠江口西岸地區的核心,具備充足條件發展為現代化區域中心和生態文明的新特區,培育旅遊業與港口貿易轉運的第三產業,並建設珠海高欄港工業區、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航空產業園和國際商務休閑旅遊渡假區。
香港與深圳毗鄰,經濟民生關係密切,具備足夠條件及時機以實現功能互補及結構性對接。其中不離大力發展金融、商務會展、物流、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並提升其綜合服務水平。香港政府於2017年與廣東省及澳門已簽訂有關大灣區的框架協議。其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批示支持香港作為區內的國際創科中心。透過深港的深度合作,可望推動發展高端產品製造業,並將深圳建設成生物工程、通訊設備、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產業的核心。
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其網頁中指出,大灣區的規劃,對推動發展世界前列的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端人才,對持續發展環保綠化工程及相關科技,對提升完善區內的醫療衞生服務水平及質素,以及開發世界文化產業,都有前瞻性的指引。
至於挑戰方面,如何配合大灣區發展,關乎香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成敗。唯有通過積極參與,香港才可從中擁有話事權,並分享發展成果。香港應積極參與發展計劃,探討其在大灣區城市群功能上的分工和資源的投入,並切實執行,避免空談,方能有成。
無論在經濟發展水平、一國兩制框架,以及國際城市定位方面,香港在大灣區無疑佔一定優勢。但香港經濟發展及有機增長已達飽和,再作突破又談何容易。在大灣區城市進一步發展下,香港的地位勢必受到挑戰,要維持領先地位,還須重新發掘優勢。再尋找機遇方面,香港過往亦受過一些教訓,前事不忘,須防再出現數碼港的「翻版」。
在陸路運輸方面,2018年底開通的三大陸路口岸有高鐵、港珠澳大橋及蓮塘口岸,在此等大型建設落成後,香港須考慮:一)如何在內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作出配合;(二)如何從中乘便加快自身發展。
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象徵粵港澳三地的合作與交流邁進新階段,大大縮短香港與珠海、澳門等珠江西岸城市的往來時間,有利於人流和物流運作。然而,大橋口岸坐落於大嶼山,當地主要交通設施只有北大嶼山公路和青馬大橋,不敷應付交通需要。大橋通車後,大量旅客及車輛從大灣區湧入,大嶼山現有交通設施和配套,更難以應付。政府有必要制定長遠交通配套計劃,並立即檢視北大嶼山公路的規劃。
當然,大橋開通亦帶給香港不少機遇,尤其北大嶼山公路沿線具發展潛力的地區甚多。為配合大灣區發展,香港在整體規劃上,特別是城市設計及交通網絡上,是否需參照大灣區整體規劃展開配套規劃,以免日後發展未能與大灣區有效接軌,甚至出現脫節的情況?
香港社會亟需就宏觀遠景作出部署,以凝聚社會資源及人才,銳意優化經濟和民生發展。若能如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正好為香港帶來一個再創高峰的良機。
主要資料來源:
Fu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2015/2016,部分資料更新至2017年。
謝國生博士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一月廿三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