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Enrolment Expansion brings Hong Kong Multiple Advantages
香港新冠疫情平穩後,筆者近日前往美國,走訪多間著名大學。雖然美國疫情之後麻煩不斷,通脹頑固不退,矽谷銀行的擠提,更添經濟衰退隱憂,加上政黨激烈對立等等,但其無比雄厚的研究實力,領先全球的創新能力,依然堅固且不斷加強。
源自美國的ChatGPT正在掀起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浪潮,相信會為人類社會帶來全面和深遠的衝擊。近代以來,全球最具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再一次沒有例外地發生在美國,想來倒也不足為奇。以矽谷為典型,美國吸引了環球大量高端創新人才,加上長期持續投入巨大經費及資源,用於研究及發展,還有開放而勇於承擔風險的創新精神和文化,美國引領世界技術進步確實也是應有之理。
美國的大學在該國科技創新中起着關鍵作用。美國優秀的大學之多,實力之強,資源之富,其他國家無法望其項背,這也不是國際排名能充分反映的。以大學的捐贈基金來說,美國有十幾所大學的基金都超過1000億港元,最高的接近4000億港元;而每年的預算費用,一些最好的大學都達到400億至500億港元,接近香港所有大學預算之和。這些優秀的大學,不僅資源富足,而且以良好的條件和待遇吸引國際頂尖研究人才,同時培養最傑出的學生。尖端的人力資源從各地源源不斷湧進美國的大學,再進入各行各業,形成了它最重要的競爭力。
香港的高等教育具獨特優勢,尤其是國際化水平高,基礎研究的實力相當不錯。雖然國際排名表現出眾,但整體實力與世界最優秀大學仍有一定差距。此外,自大學學制從3年改為4年以來,高等教育基本上就原地踏步。如果沒有重大的發展,不僅無法縮窄和國際頂尖大學的差距,還有失去在亞洲區內現有優勢的風險。高等教育是特區的重要競爭力,在當前亟待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之際,如何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的實力,就顯得十分迫切。
筆者認為,盡快實行有序而大膽的大學擴招,是提升高等教育的突破口;不妨考慮通過增加大學收生名額,以及放寬錄取非本地學生的名額限制,從速將在校學生人數增加一倍。通過相應調高教育撥款,以及合理釐定非本地學生的學費(至少不低於本地學生的教育開支),大學擴招就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和實力的擴大。有擴招的機會後,政府資助的大學會一方面充分發掘現有教育資源的潛力,另一方面積極在全球延攬優質師資。舉例來說,和國際通行的做法相比,本地多間大學的退休年齡普遍較低,優秀的教師因年齡限制而被迫退休,實在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通過大學擴招增強高等教育的實力,在多個方面足以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第一,教育與人才對於一個城市的競爭力至關重要。當前最大挑戰是人才短缺,大學擴招是解決此一弊端的最有效方法。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是要保住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優勢,二是要轉型升級、發展科創等新興領域;這兩方面的成功都取決於人才。人口老化萎縮、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影響香港競爭力最嚴重的因素。去年由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布的《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中,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教授指出,香港若要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在今後25年內人口要達到1000萬,需要吸引300萬人。
面對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特區政府也開始實行一系列「搶人才」政策。然而,香港人才計劃的效果受到兩方面限制,一是在國際競爭中,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優惠政策力度更大;二是香港產業單一,缺乏其他行業的工作機會。這一點尤其重要,香港發展科創的難處,在於產業和人才之間存在「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是以不知從何做起。
大學擴招正是突破香港人才瓶頸的最有效辦法。本地在校大學生人數相對較低,以2019年數據為例,香港的在校大學生人數約為12.8萬,佔總人口的1.7%,而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相關比例均在5%以上。此外,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數據,只有約30%的中學畢業生能夠就讀本地優秀大學。相比之下,倫敦和紐約等城市的大學錄取率約為50%。
香港的大學在國際排名中表現出眾,可以吸引內地和國際優質生源。在放寬非本地生收生比例的同時,適度擴大本地學生的錄取規模,本地大學的學額完全可以大幅增加。此舉有助於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大量的人才資源將為科創企業以及其他新興產業帶來充足的活力,為未來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大學擴招將有助促進香港科研實力的提升,為推動國際創科中心打下牢固的基礎;既可解決人才短缺問題,還有利於高等教育提升實力,邁向更高水平。香港的高等學府過分依靠公共財政撥款,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情況下,特區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長空間有限。美國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等公立大學的經驗值得參考。這些公立大學能和美國富可敵國的頂尖私立大學競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政府資助之外積極籌集資源,包括擴招國際學生。目前州政府提供的撥款,只佔這些大學總教育預算中很小部分。
通過大學擴招,香港的各間大學有機會重新優化現有教育資源,挖掘潛力,並且積極吸引全球優秀的師資,提升學校的教學和研究實力。大學實力更強,優秀人才更多,意味着科研成果和創新活力都更充沛,這將為香港的科創發展和經濟的轉型升級注入巨大的動力。
第三,大學擴招將為整體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來自香港以外的學生負責支付學費、住宿等生活費用,會直接增加社會的消費。如果來港的國際學生增加10萬人,平均每人每年的學費、生活費為30萬港元,則會直接增加消費300億港元。此外,這些消費將產生乘數效應,進一步拉動總消費上升。大學擴招之下,本地各大學勢必會把增加的資源用於壯大師資和擴建校園,這些投資也同樣會直接或間接地促進整體經濟增長。根據澳洲統計局的資料,在疫情前的2019年,外國學生對該國經濟的貢獻總值達376億澳元,可見國際高等教育具備的經濟潛力。
第四,大學擴招並不會對本地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會給他們帶來諸多益處。有人擔心放寬非本地生的收生比例,會損害廣大市民的利益,實際上這是個偽命題。首先,大學擴招的過程中,蛋糕做大了,必然會增加本地大學生的名額,為更多本地年輕人提供大學教育的機會。其次,只要非本地學生的學費平均不低於本地學生的教育開支,非本地學生就不僅不佔用香港納稅人的財政教育支出,反而對本地教育資源作出更大貢獻。教育資源增加,必然會優化大學科研,有利於本地學生的學術發展。
最後,大學擴招將吸引更多內地和境外學生,有助於提高香港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為本地學生帶來更多與世界接軌的良機,擺脫「島內溫室」環境的限制,而發展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
蔡洪濱教授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三年四月五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