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will waste reduce after the launch of the Waste Charging Scheme?
根據環境保護署公布的2022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本港每天人均垃圾產量為1.51公斤,不僅高於台灣台北的0.37公斤【註1】和日本東京的0.89公斤【註2】,也沒有達到特區政府2013年提出的10年減廢目標(0.8公斤以下)。作為應對措施之一,政府計劃今年8月1日全面實行城市固體垃圾按量徵費。
對垃圾徵費最簡單的理解是,只要污染者的經濟成本增加,產生的廢物自然會減少;但事實真的如此簡單麼?
對垃圾以量徵費的國家地區雖然不多(例如台灣、日本、南韓和德國),但從這些先行者的經驗卻可看出,垃圾徵費政策從實施到取得成效都經歷漫長時間,無一例外。
早在1950至1980年,日本就已立法規管廢物處置,真正見效卻足足歷經了10年。從1988年至2000年分類普及期邁向2000年至2006年的3R原則(即減少、再用、回收)推進期,直到2006年才全國推行垃圾徵費。在立法初期,日本每天的人均垃圾產量非降反升,由1985年的0.95公斤迅速增至1988年的1.06公斤,增幅為11.6%;主因是戰後該國經濟騰飛,執法效果亦欠佳。
及至2006年全面推行垃圾徵費後,日本每天的人均垃圾產量才顯著減少,從2005年的1.13公斤跌至2017年的0.92公斤,降幅為18.6%,每名市民每年所負擔成本也從1998年的125.9元下調至2012年的27.6元。
為什麼僅僅依靠垃圾徵費不能保證達到減廢的環保目標呢?讓我們一起弄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吧。
首先,打開一包家庭垃圾,裏面五花八門,不加分類就丟棄,勢必增加回收再用、循環再造的難度。但是,我們是否知曉怎麼正確分類呢?垃圾分為資源型(可被循環再造,如紙張、塑膠瓶和玻璃容器)、廚餘(有機廢物,如水果皮、菜葉、過期食品和咖啡渣),以及其他一般垃圾(通常不能被回收)。
這個分類看似簡單,卻有諸多細節需要認真分辨。比如普遍認為紙張可以循環再造,但很多紙製品由於用了不同紙張纖維,或者加入了其他材料(如塑膠),導致很多看似是紙的物品不能回收。比如裝雞蛋的紙盒,由於混合了較短的紙纖維,就不能被化為紙漿重新利用。至於常用的紙杯,因為加入了防水防漏的塑膠,同樣無法循環再用。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這些垃圾分類的細節不可能一天就學會,要養成習慣更需長期教育推廣,配合賞罰措施。
第二,垃圾妥善分類後應該送到哪裏?名為「綠在區區」的全港社區回收網絡涵蓋逾170個公共收集點【註3】,接收市民提交的回收物,平均約4萬人共用一個回收點。
香港30%的固體垃圾是廚餘,但有廚餘回收設施的公共屋邨只有91個【註4】,平均約8萬人共用一個屋邨內的收集設施。
收集點有限,好不容易做好分類的市民,就要拎着垃圾走到不近家居的回收點。對於生活節奏極快的香港人來說,非常不便利,勢必打擊市民分類回收垃圾的積極性。
放眼海外,標兵台北市如何回收垃圾?當地採用分天、分類回收方式,比如每逢周一、周五回收平面類資源物(如乾淨的舊衣物和廢紙),垃圾車會在指定時間開到各個社區收集。
民眾也可以通過手機程式追蹤垃圾車的時刻表,以免錯過。垃圾車的回收措施,令台灣的家居垃圾回收率在2018年就達到了52% 【註5】,遠遠高於2022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中所述的32%。
第三,經過分類的垃圾運到回收站,會被怎麼利用呢?垃圾分類回收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但要再生資源被大眾接受,僅僅靠環保教育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讓再生材料產生高於原材料的經濟價值。
如果再生材料的成本高於原材料,再生資源的企業就無法長期生存。
隨着科技的發展,一些材料的再生成本已經大大低於原材料。比如清華大學和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顯示,從廢棄的手機、冰箱等電子用品中提取一公斤黃金的成本是2000美元,等於從礦產中提取同樣重量黃金的成本的5% 【註6】。當前人人喊打的塑膠製品正是因為製造成本低,回收成本高而陷入一個污染的惡性循環。若要更多垃圾變廢為寶,必須依靠在回收一環善用科技,而政府政策和資助無疑至關重要。
垃圾徵費是香港邁向環保城市的第一步,然而垃圾變廢為寶不是單一的垃圾徵費就可實現。邁出第一步不易,但更不易的是要堅持前行。減廢環保不僅需要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減少浪費,也有賴政府和社群的支持和投入。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們共同的香港更加美好。
【註2】:https://www.env.go.jp/en/press/press_01276.html
【註3】: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zh-hk/waste-reduction-programme/greencommunity#overview(檢索於2024年1月28日)
【註4】:https://www.foodwasterecycling.hk/wp-content/uploads/2024/01/Smart-Bin-locations_0131-1.pdf
【註5】:A Load of Rubbish,《經濟學人》,2018年9月29日
【註6】:Modern-day Alchemy,《經濟學人》,2018年9月29日
范亭亭博士
港大經管學院市場學高級講師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一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