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还是储蓄?了解跨国企业处理外汇风险策略

投资还是储蓄?了解跨国企业处理外汇风险策略

自70年代布雷顿森林制度 (Bretton Woods System)崩溃,国际外汇市场开始进入汇价浮动的新时代,汇价波幅亦因此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风险之一。随着90年代全球化加速、全球供应链扩张,外汇风险对跨国企业在投资、贸易、以及融资活动的影响亦与日俱增。

有鉴于学界缺乏针对外汇风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王自干博士联同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学院 (Olin School of Business) 的Mark P. Tylor教授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的许奇博士,一同研究分析来自44个国家的4082家跨国企业,由1987年至2017年间的资本支出数据。

团队定义外汇风险为(一)某经济体的主权货币由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以及(二)某经济体的主权债券评级被下调。团队发现外汇风险明显令跨国企业减少资本支出。数据显示,外汇风险每增加一个标准偏差,企业的资本开支(相对其年初总资产值)比例便会下降2.9%。研究亦显示在开放的经济体系(即活跃于国际贸易的经济体)中,跨国企业因外汇风险而减少资本支出的情况更为显著。然而企业只要积极使用外汇衍生工具,便能有效地对冲风险。

王博士以两个并不互斥的原因解释为何外汇风险与资本支出成反比。首先,假设跨国企业都是理性的决策者,当市场汇价波幅加剧时,他们便会意识到延迟或局部延迟投资计划所得的实际期权收益,将会比继续推行投资计划的机会成本高。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会增加他们的预防性储蓄以维持他们的日常运作。外汇风险的水平每上升一个标准偏差,跨国企业便会增加他们的现金持有比例1.6%。这个现象对于受财务限制的跨国企业而言尤其显著。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外汇风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多在一年后才会出现,在第二年便会开始逐步逆转,并在第三年完全消失。

此论文为少数探讨外汇风险对跨国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之一。现时人民币国际化如箭在弦,加上央行数字货币亦在不同国家中开始试行,一连串不可预测的因素有可能会为市场带来重大的外汇风险。故此,是次的研究发现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极具价值。

Other Events
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美贸易局势、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展望
2025 | 学院新闻
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美贸易局势、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展望
港大经管学院中国经济研究所联同香港清华同学会举办的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于4月16日圆满举行。论坛汇聚了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工商界领袖,共同探讨在当前环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及相关政策的方向与展望。一众讲者就时下关税战、贸易战、中国房产经济及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分享了深刻见解。论坛于香港大学创立方举行,共吸引近230位工商界领袖、杰出学者、校友和学生出席。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二讲 – 困难和失败往往是人生和事业的大机遇
2025 | 教与学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二讲 – 困难和失败往往是人生和事业的大机遇
港大经管学院很荣幸邀请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参与学院于2025年4月8日举办的「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 2025 - 第二讲」,并担任主讲嘉宾。俞老师以自身投身教育界和创业故事为基础,与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实务教授毛振华教授讨论如何在人生或事业低谷时保持积极心态,化挑战为机遇、锤炼韧性,并探索突破的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见解和人生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