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经管学院回应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

港大经管学院回应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

踏入成立二十周年,港大经管学院继续致力深化本地经济政策研究及举办相关的活动,期望引起各界就香港经济发展进行讨论,以知识和专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继早前联同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发表「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学院于今日举行记者会,由一众教授及讲师就昨日公布之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作出分析及回应。

港大经管学院五位学者对本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响应如下:

邓希炜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教授、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

「整体而言,香港的经济前景相对于2018年为差。香港已经连续两年录得GDP负增长,分别为2019年的-1%及2020年的-7.1%,相当于2,700亿港元。政府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所推出的逆周期措施显然力度不足。

其中,预算案预留360亿港元推出电子消费券。虽然消费券设有使用限期,对比发放现金更能推动消费,确保市场能因此受惠;然而基于过往政府派发现金的经验,消费券分五期发放,最快亦需留待七月后才能生效。这对于旅游、饮食或服务性行业等受影响最深的行业,此措施未必能应付其急切的需要。

但值得鼓舞的是,预算案中提及多项中长期的投资项目,包括支持创新科技,以及发展和推动香港再工业化。政策的愿景是社会所乐见。唯目前预算案内容仅为大方向政策,并未阐释这类项目的发展承诺或实行细节,我认为政策的力度仍有不足。

另外,虽然今年的财政赤字比过往为高,但此为百年一遇的疫症所致,故我认为较大的支出是合理的。而且,财政司司长亦有提及香港另有基金投资回报可以回拨至财政储备。于储备以外,香港仍有资本加大逆周期措施的力度,故我认为无需过于忧虑预算中的赤字。」

赵耀华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上调香港股票印花税税率,由买卖双方各付0.1%提高至0.13%。相对于其他国际主要金融中心,例如美国最新下调税率至近乎零,而中国则由卖方支付0.1%税率,此举可能会严重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调印花税令股票交易成本增加,以致成交量下降,将无法达到预期中增加三成税收的效果。而且,由于成交量下降将不利于吸引企业在港上市,不利资金流通。就股票印花税税率调整,我认为应该下调至0.05%,既可以刺激成交量,亦能同时避免影响税收。

这次经济衰退非由金融制度问题引起,而是由疫情所致,相信疫情过去后,本港经济便可回弹。此外,政府自2016年设立未来基金,投资收益一直未有回拨至财政储备,直到2021/22年度首度回拨250亿港元。然而,按市场情况估算,基金投资收益应仍未充分反映于本年度预算中,故我认为未来的财政预算应着眼于如何增加投资回报以增加香港的财政储备。」

谢国生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

「是次财政算案可谓四平八稳,做到量入为出,兼顾收支平衡。

首先,预算案提出发放总额5,000港元的消费券,犹如为受疫情影响最深的行业打了一记强心针。消费券将分期发放,并需于特定时间内使用,服务性行业及餐饮业将会最为受惠。由于香港在电子交易的普及程度较其他邻近地区落后,因为消费券以电子货币形式发放,可趁机鼓励香港店铺及市民使用电子交易平台。

预算案中为纾解民困提出为失业人士提供贷款,由政府作担保能减轻行政负担,一方面避免以强积金作抵押贷款所产生的漏洞,另一方面能让本地银行受惠,实为一项理想的措施。

另一方面,针对政府未来财政赤字或会持续此一问题,政府务必设法开源以增加稳定收入。有见香港的税基狭窄,政府可考虑于未来上调「富者薪俸税」,例如将年薪二百万港元以上的纳税人的薪俸税税率由现时的17%上调至17.5%,即可为政府带来额外10亿港元的收入。若以此额外税收用于扶贫方面,成效将相得益彰。」

程腾欢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预算案提出检讨差饷制度,包括应否引入累进差饷制度及为自住物业提供恒常宽减。这建议应予肯定,因为增加差饷可以为政府提供稳定而可观的恒常收入。其实,差饷是一项恒常物业税,比一次性物业印花税更有效减低房屋需求。这方面也应同时检讨,让政府能制定更周全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提出宽减差饷为其中一项纾解民困措施,四季上限总共为5,000港元;另一项纾解民困措施是百分百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10,000港元。预算案还提出向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发放5,000港元电子消费券,却没有如以往提出「派钱」,与市民期望有很大的落差。政府可以考虑把以上三项措施整合,优化为向香港永久性居民派发现金15,000港元,更为平等。」

陶志刚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汇丰基金教授(环球经济与企业策略)

「经济复苏关键在于成功控制疫情,进入内、外循环。财政预算案建议分期发放电子消费券,旨在刺激本地消费、提振经济,但其有效性取决于香港能否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放宽社交距离限制,进而彻底取消限聚令。

这次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疫情造成, 经济复苏关键在于消除限制消费的因素。只要成功控制疫情,香港不仅可以刺激本地消费,而且可以恢复与内地通关、进入内循环,经济自然会复苏。

另一方面,上调香港股票印花税税率需要考虑到国际主要金融中心的股票印花税税率,过高税率会影响企业来港上市的意欲、削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Other Event's Album
第五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2025 | 学院新闻
第五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港大经管学院中国经济研究所联同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举办的第五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于1月23日圆满举行。论坛云集了多位著名经济学者和工商界领袖,共同探讨中国政策方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当前中国经济的热门议题。一众讲者透过主题演讲及专题讨论,就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及国际贸易在全球格局演变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了宝贵见解。论坛于香港大学本部陆佑堂举行,共吸引近350位工商界领袖、杰出学者、校友和学生出席。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图像理解能力综合评测报告
2025 | 研究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图像理解能力综合评测报告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OpenAI的GPT-4o、谷歌的Gemini 2.0这类多模态模型以及通义千问-VL、混元-Vision等视觉语言模型迅速崛起。这些新一代模型在图像理解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不仅具备出色的泛化性,而且还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现阶段对这些模型视觉能力的评估与认知仍存在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图像理解综合评测框架,该框架涵盖视觉感知与识别视觉推理与分析视觉审美与创意三大核心能力维度,同时还将安全与责任维度纳入其中。通过设计针对性测试集,我们对20个国内外知名模型进行了全面评估,旨在为多模态模型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可靠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