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效良教授是史丹福大学商学院的Thoma讲座教授,专注于运营、资讯与科技领域。他的研究包括全球供应链管理、发展中经济体系的创业与创新,以及价值链战略。
李效良教授在《管理科学》、《Operations Research》、《哈佛商业评论》、《斯隆管理评论》、《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和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等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他曾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1997年至2003年,他曾担任《Management Science》的主编。
李效良教授于2010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于2001年当选为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院士,2005年获选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和INFORMS的院士。2006至2007年,他担任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会长。他的文章《三A供应链》在2004年获得《哈佛商业评论》选为麦肯锡最佳论文第二名。2004年,他合著的论文《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 The Bullwhip Effect》被评为《管理科学》历史上十篇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之一。他另一合著论文《The Impact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on Trade》则于2014年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的威克汉姆·斯金纳最佳论文奖。2003年,他获得加拿大运筹学学会Harold Lardner运筹学国际杰出奖。
李效良教授为供应链提出了“3A”标准,即敏捷性(Ag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和协同运作性(Alignment),打破了传统的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观念。对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牛鞭效应”,李效良教授推出了该效应四个合理的成因,即多重需求预测、批量生产/订购、价格浮动和促销和非理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