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为读者分析为何香港有潜力发展五大先进工业,本文先聚焦介绍第一个产业——生物科技。为何先介绍生物科技?天时也。世界主要经济体正经历人口老化,对医疗及长者支援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庞大,并预计将持续增加。再加上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已进入第三年,医疗健康产业成为全球焦点,获各国政府推动发展,资本市埸也争先投资。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邓希炜教授及团队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发布香港再工业化研究报告。此报告旨在分析香港三大被视为极具竞争优势的 先进制造行业──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和绿色科技的当前表现及未来潜力。
推动再工业化除了能提高香港创新及科技水平,也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选择及向上流机会,况且西方经济研究早已发现,以创新科技带动的制造业,比服务业更能提供向上流就业及在职学习机会,并能产生协同效应。
随着2019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经济转变,加上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央及特区政府分别对香港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规划,香港步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近日,特区政府公布计划把创科局改组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提升「再工业化」的政策职能,行政长官早前也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北部都会区,建议拨出大量用地发展创新科技及先进工业。
第五波疫情来袭,航空交通中断及通关阻隔势令供应链更形紧张。连锁快餐店除了衍生「巨无霸指数」,也是供应链的警报。去年日本和台湾出现薯条缺货,香港也曾暂停供应炸鸡翼。在供货不稳之下,亚洲何以仍要继续依赖北美及巴西的货源?上期提到贸易摩擦和区域协议将令供应链网络缩小,但香港现况似乎并非如此。研究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教授邓希炜先梳理贸易网络的来龙去脉,再从两类短缺货品,分析谁来决定供应地。
继《2016年施政报告》提出香港「再工业化」计划,创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至今香港工业化进展不大,市民对再工业化前景与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
继《2016年施政报告》提出香港「再工业化」计划,创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至今香港工业化进展不大,市民对再工业化前景与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有见及此,笔者最近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撰写《香港再工业化研究》报告,透过企业问卷调查及与业界代表焦点小组讨论,以微观数据分析制造业的当前挑战,以及利用工业4.0技术升级转型的潜力与困难,最后分析本港再工业化的可能性与政策期望。
继《2016年施政报告》提出香港「再工业化」计划,创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至今香港工业化进展不大,市民对再工业化前景与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有见及此,笔者最近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撰写《香港再工业化研究》报告,透过企业问卷调查及与业界代表焦点小组讨论,以微观数据分析制造业的当前挑战,以及利用工业4.0技术升级转型的潜力与困难,最后分析本港再工业化的可能性与政策期望。
Hong Kong insurers are now eagerly awaiting the border re-opening with the mainland and keen to tap into the growing Greater Bay Area (GBA) market. And while COVID-19 has accelerate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intaining the “human touch”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an industry that is people-oriented and built on trust and integ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