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路上 蓄势复常
香港特区实施长达3年的严控新冠疫情措施后,随着2022年过去而成为历史。鉴于去年本地经济表现逊于预期,加上环球局势不明朗等因素,特区政府将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GDP)下调至负3.2%。
踏入新的一年,本地经济仍有待全面复苏,但随着后疫情时代到临,除了恢复对外交通,与内地通关的时间表亦已见眉目,社会正迈向全面复常,香港GDP有望于今年重上正增长轨道。
继反映企业营商信心的采购经理指数(英文简称PMI)去年年底录得49.6,创4个月以来新高后,各界普遍预期,通关后营业额将会反弹一成,带动金融市场交投转趋活跃,有助于增加企业投资意欲。预测本港PMI在未来数月升势持续,或会冲破50。信贷评级机构标普亦指出,同期本港商业活动为4个月来首度扩张。即使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预期本港经济今年仍会增长2.8%,扭转去年收缩3%的弱势。
本月初,香港大学发表2023年高频宏观经济预测,指出纵使不少发达经济体实施货币紧缩政策以抗通胀,而窒碍本港上半年经济发展,但就业市场将受惠于与内地恢复通关,预期首季实质GDP增加1%【图】,全年则可望恢复正增长,增幅料为2.5%。
资料来源:香港大学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
香港失业率曾在2021年2月攀升至7.2%,就业不足率增至4%,两者刷新2003年沙士以来新高。失业率至今已回落至3.7%,连续6个月下跌,重返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预料与内地通关得以进一步下降至0.5%,而恢复全民就业状态。
内地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维持了1016日,比任何国家都要长,却能于短短数周内作出大幅度改变。部分经济活动或会因而急剧反弹,但疫情仍处于蔓延阶段,国家经济还需一段时间才会全面复苏。
动态清零期间,虽然内地人民收入普遍下降,但储蓄率高企,据法国巴黎银行估计,2023年家庭消费将增长9%,通关开放亦纾缓房地产等行业的困境,去年11月放宽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有助于改善行内债务违约问题,并尽量使售出单位得以落成。
中国复苏无疑可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但其石油使用量约占全球五分之一,精炼铜、镍和锌占一半,而铁矿石则占六成以上,重新开放后难免会增加全球对商品的需求及对商品价格的压力,是否会推高通胀或利率,则属未知之数。
香港逐渐放松防疫措施半年以来,复苏动力始终不足,主因是特区作为大湾区连接国际的枢纽,仍需内地注入经济动力。内地的复常时间表来得早于预期,有利于刺激疲弱多时的消费,经济增长可望由去年约3%升至5%,成为2023年环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但这一切都有待内地熬过「解禁回潮」(Exit Wave),即放宽防疫措施以致确诊病例再度激增;欧美相关经验显示,为期约需3至6个月。
当前欧美通胀高企,涉及如去全球化等多个结构因素,不易化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通胀将由去年8.8%回落到6.5%。面对高通胀,欧美央行货币政策已全面收紧,美国联邦储备局在2022年加息425个基点,本年仍有继续加息的可能。这样的货币政策将不利于香港经济。在联系汇率制度下,美元加息迫使资金流动性收缩,对本地经济活动造成压力。即使加息步伐放缓,息口高企相信将维持一段时间,年内欧美难逃衰退。
俄乌冲突历时几近一年,令国际能源与粮食供应链遭到破坏。冲突既难望于短期内解决,今年仍将对世界经济带来震荡。全球供应链的调整现正在加速,趋向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8月签署《晶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提供数百亿美元促进半导体的研究和制造,透过吸引大公司落户美国,建立自身的半导体供应链。
中美两国持续的战略竞争将加快全球科技脱钩,对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影响深远。在高通胀的压力下,本年中美经贸摩擦或有机会缓和,双边对话可望加强,但美国制华的姿态难以彻底扭转,对香港经济前景并非好事。
另一方面,严厉防疫措施曾令部分外资公司撤出香港。根据投资推广署的统计调查,亚太地区总部数目连跌3年,按年减少46间(3.2%),而驻港公司跌穿9000间,为4年新低。其中不少地区总部迁往新加坡,部分曾因内地通关无期而撤销地区总部。经济学人智库最新研究指出,香港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与新加坡相比,特区在本地安全及政治稳定有所不及。特区当局理应着力填补金融人才流失,以会计业为例,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资料显示,2022年流失率录得11%,部分大型金融机构更高达30%。
显而易见,目前利好因素主要来自内地市场,其他地区均有下跌迹象。欧洲经济衰退和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等难免削弱当地人的消费意欲。通胀急升推高物价及生产成本,主要国家大举加息抗通胀,既加重企业利息开支,亦影响销情。高度依赖西方市场的出口型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
不过,近年中国与东盟加深合作,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加上内地今年势将催谷内需,相信可以抗衡欧美的经济冲击。若要重踏增长之路,香港必须聚焦内地与东盟,包括全速推行与大湾区融合等发展计划。恢复通关可以惠及本港各行各业,同时亦有助于香港再度发挥作为国家超级联系人的角色,逐步重拾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面对欧美经济或会影响本港企业业务和整体经济复苏,企业可借粤港澳大湾区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展内地、东盟及其他市场。现时亚洲国家增长相对较快,东盟无疑是另一出口增长的亮点。
综观本地近期发展,特区政府放宽对访港旅客的检疫安排,足以为服务输出增添动力,尽管金融状况收紧或会抵消部分正面效应,但若疫情持续稳定受控,经济活动就能正常化。万众期待的中港通关更是香港打造经济复苏的契机,除了继续强化自身所长之外,更要致力发挥国家赋予「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定位的经济发展领域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谢国生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
何敏淙先生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讲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一月十八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