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出没注意
2007年,正当美国发生的金融海啸急速演变之际,时任衍生工具交易员兼作家塔利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著作《黑天鹅效应》(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面世。 「黑天鹅」一词,是指一些出现概率非常低,事前无从估计,但影响极为巨大的事件。作者认为影响世界的许多大事,其实都是黑天鹅事件,并批评学术界和风险管理的专家,往往忽略概率分布中极端可能性的重要性。当时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正是一次黑天鹅事件,该书出版合时,自然洛阳纸贵。
2016年美国女作家渥克(Michele Wucker)出版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一书,则指出许多我们认为是黑天鹅的事件,事出之前其实有迹可寻,亦每每有人提出及时的警告。这些问题极可能发生,且其重大威胁又备受忽略,作者称之为「灰犀牛」,因为它体型庞大,平时动作缓慢,离远亦能清楚看见,应有足够时间回避。
根据渥克所言,倘若我们不幸被灰犀牛袭击,那一定是自身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初时视而不见,没有戒心,即使后来有人提出警告,我们也予以否定。然而,对于灰犀牛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与塔利伯所强调的黑天鹅性质截然不同。
渥克这部著作在中国内地一纸风行,根据亚马逊网站介绍,它被称为是对内地政策领域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在百度搜寻该书,也会找到无数的帖文,其热门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财经记者出身,交游广阔,因此书中有许多故事以及自身经历,由报道阿根廷债务危机到参与北极圈研究会议,以至出席多哈世界经济论坛等等,作者都以第一身娓娓道来,读来一点也不沉闷。作者认为我们受到灰犀牛来袭,不幸受重创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类不善于对未来作出预估(但又没有自知之明!),以及人类行为的一些盲点,包括肯定偏见(affirmative bias)、近况偏见(availability bias)和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等等。第二类原因,则关乎制度,譬如决策者与持份者利益不一致。
对于上述分类,笔者大致上同意,并在这里提出一些相关要点,供《灰犀牛》一书读者参考。
第一,渥克选取了大量不同的案例和材料,优点是丰富,缺点是零碎。笔者认为,作者如果能够通过几个案例,做出较为深度的比较,从而归纳出核心的地方,会更容易阅读,也更有说服力。因此,书中归纳出来的重点是否都适用于所有案例,作者并没有说明清楚。例子太多,就难以逐一深入讨论,我也很怀疑有谁会对这么多种类的事情一一深入了解,这无疑削弱了书中论点的说服力。
举个例子,作者说到人类在面对灰犀牛时,可能会对正确的警惕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她引述公元前五世纪波斯皇帝薛西斯拒绝顾问的劝告,毅然出兵攻打希腊大败的故事。然而,没有哪个顾问是永远正确的,大家想想今天的许多学术权威,即使对同一件事也往往有完全相反的看法就知道了。薛西斯错,我们认为他的顾问对,这只是事后的判断而已。对于一个谨慎的读者,是很难要求他轻易同意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诠释。
第二,有些灰犀牛事件在萌芽之时就被成功解决了,因此也就不会加以记载。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只着眼于灰犀牛造成的破坏,分析有欠全面,好比我们看到一个人晚上在家玩电玩,就指摘他不去上班,而没有注意到他白天上班的可能性一样。此外,当我们对A问题处理得不好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把力量放在处理更严重、影响更深远的B问题上,只知责备我们处理A问题不够妥善,就是偏颇,有欠公允。作者提到许多人类的盲点,如过分乐观等;反过来说,也许正因为这些偏见,才令许多灰犀牛消失于萌芽状态之中。
第三,金融海啸被视为黑天鹅,笔者要为此说一句公道话。虽然渥克指出,美国的金融海啸甚至都不能称为黑天鹅,又列举出之前几年已有专家提出了警告,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足以否定金融海啸是黑天鹅的判断,原因有三。第一,这些专家一般都不会只讲一面的,一定是「一方面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如何如何」;即使有人提出过警告,也不等于此人就认定风险极大。第二,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有人杞人忧天,尽管有人事先提出过警告,并不能否定后来的发展就不是黑天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说金融海啸是黑天鹅,应该是就它的巨大规模而言,笔者并没有注意到有任何具份量的人,曾事先预估到金融海啸即将来临。
《灰犀牛》作者在书中回忆到她念大学时,读过法国剧作家尤涅斯科(Eugene Ionesco)的超现实主义话剧《犀牛》。故事是这样的: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某天发生了奇怪的事情,有些人变成了犀牛,看到的人都视而不见,慢慢地他们也变成了犀牛,扩展到其他地方。有人提出警告,甚至奔走呼号,其他人却无动于衷,觉得与己无关,非常迅速地他们也都变成了犀牛,最后只剩下3人,他们都是一直以来最努力不懈,奔走呼号的人。其中一个说:「我不能失去我的朋友和工作!」他也变成了犀牛!剩下一男一女,男的跟女的说:「我们离开这里吧!」女的想了良久道:「不用了,我都变成犀牛好了!」人类就这样灭绝了!剧作家所谓的犀牛其实就是法西斯主义。人们予以姑息,造成历史的大错。渥克以此警告我们,对于已经出现的灰犀牛视而不见的严重后果。
《灰犀牛》这本书,或有不足的地方,不过哪怕只是书名得以家喻户晓,使得我们有所警惕,这本身就已是一项重大的贡献。
在我们的世界,灰犀牛其实俯拾即是。举例说,美国的极度贫富悬殊和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社会极度撕裂,而长期超低利率又使得在面对新困难时愈来愈没有回转的空间。欧洲则有移民问题,成员国之间对财政纪律亦有分歧。国际上有中美的「新冷战」,冷战甚至可能演变成热战。全球则面对全球暖化带来的影响,还有就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工作、自主性以至存在意义带来的威胁。这仅仅是部分能够清楚看见的灰犀牛,它们更有可能变成意想不到的黑天鹅呢!
赵耀华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四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