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成规 增辟财源
香港一向高度依赖来自物业市场交易的地价收入和印花税,作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但两种税收均与经济周期挂钩,波动性高,长远难成稳定收入来源。面对2019冠状病毒病威胁下的严峻经济环境,笔者认为当局应另辟蹊径,透过破格思维力求财政稳健均衡。
【图1】显示,税收为公共财政最大收入来源,自2014-15 至 2019-20年度期间,在政府总收入中,营业税占22.44% 至 31.16%;薪俸税占8.42% 至 12.86%;地价收入占13.53% 至 26.59%。
图1 2014–2020年香港特区政府收入组合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作者计算
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地价收入,波动性最高,2003至2004年度总值为54亿元,2017至2018年度则高达1,648亿元,难怪高地价政策备受非议,亦令人怀疑地价收入能否充当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整体收入中另一重要来源是印花税,从【图1】可见,近6年来占政府收入10.8% 至 15.64%;其余则为投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库房收入有大约7成来自税收,较为单一,在公共开支日增的情况下,可持续之道在于开源。
根据2020至2021年度的开支预算,教育方面开支为996亿元(20.5%)、社会福利939亿元(19.3%)、卫生871亿元(17.9%),合共占政府经常开支总额2806亿元(57.7%)。公共开支即政府开支加上房屋委员会及其他基金的开支,每年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约15% 至22%,最近已臻高位,预料更会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
至于储备,回归后香港特区虽然屡有财政盈余,但2019至2020年度则出现赤字,约相当于同年GDP的1.3%。上次出现财政赤字是在2000年代初,亦即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及2003年沙士爆发之前【图2】。2003年10月,香港财政储备只有0.234万亿元,处于史上低位,而在2019年1月则为1.2万亿元,达历史高位。
图2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盈余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截至2020年3月底,本港财政储备高达1.16万亿元,以全港人口计算,每人平均15.4万元,占2019年GDP的40.5%或政府开支191%。由此衍生出连串问题:如何投资有道,以确保妥善管理储备?怎样维持财政高效和透明度?厘订财政储备水平准则何在?财政政策应否改革,以平衡收支?要利民纾困,应否动用财政储备?
上两个财政年度,特区政府在管理累积财政盈余方面都采取较具前瞻性的策略,其中包括提供税项宽免,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投资未来;投资预防措施,如防患医疗护理、培训、再培训,以及社会企业。此等措施旨在提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并确保公共财政健全。
当前疫病肆虐,加上中美在贸易、经济发展方面摩擦持续、英国脱欧以及中东和亚洲地缘政治风险,本港短期内仍面临经济下行带来的重大挑战。基于中美关系恶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今后更为波诡云谲,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门户角色,难免受制于各项不确定性。
针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特区政府透过「防疫抗疫基金」,已先后推出多轮纾困措施,又以扩张性开支提供经济援助,财政储备跌至约8000亿元。踏入2021年,世界各地相继推行疫苗接种计划,但疫前的经济「常态」未必能够迅速恢复。
《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的财政预算量入为出,政府须审慎理财,同时力保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笔者认为解读《基本法》不宜墨守成规,因为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即使财政赤字维持数年也无可厚非。为达财政稳健和维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增值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创新和科技事业等等。
公共财政方面,针对特区未来财政赤字或会持续此一难题,务须藉破格思维制订长远财政策略,在不同范畴开源,以增加稳定收入。可行方法之一,在于推动「明日大屿」以配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解决房屋问题,填海是治本的方法。按「明日大屿」规划及工程研究的建议,东涌扩展计划将会提供约 49600 个住宅单位,既可增加房屋供应及土地储备,亦可为政府带来可观的长远财政收入。根据香港测量师学会的估算,交椅洲人工岛的私人住宅及商业地的卖地收入已达7070亿至11430亿元,足以应付首阶段发展工程的开支。
首先,创业可带动经济更上一层楼,使经济活动多元化,在低迷时期有助刺激经济复苏。投资推广署的《2019 年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显示,相对于2017年,2019年全港初创企业增至 3184 家,增幅达42.8%;雇员12478 人,增幅更高达 97.4%。
除本地以外,此等初创企业的创办人亦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中国内地、英国、法国及澳洲。一如其他发达经济体,创业活动已渐成本港经济结构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备受疫情左右的经济困局下,更尤其如此。特区政府应以寛松包容的政策,推动及支持各年龄组别人士创业,令本地经济结构更多元化。
其次,长者潜力不容忽视。按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公布的人口预测,本港人口老化在未来20年将加快步伐。2018至2038年,老年人口的数字和比率将分别从127万和17.9%增至244万和31.9%。 换言之,在2038年,几乎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人为65岁或以上的长者。
香港作为一个知识型经济体,长者继续工作的潜能和对经济的潜在贡献,无疑较一般传统劳动力市场为高。若要释放年长人口的生产力,则需要利用相应的基础设施及前瞻性政策加以配合,务求达到《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中确立的5项标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为长者谋求福祉之余,可让他们在新经济中继续发挥所长,甚至参与创新活动。
2017年10月,林郑月娥以行政长官身分发表其任内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及「在安老方面,我们不会把人口高龄化视为威胁公共财政的问题,反之藉此契机开拓更多有效照顾长者的服务」。事实上,新一代长者中不乏健康且活力充沛的一群,整体教育程度也较高,自然可为社会继续贡献力量。当局若能推动支持长者就业和终身学习的计划,将有助本地经济复苏。
第三,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的「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因应高龄人口,在2017年建立了一个容纳各方参与的乐龄科技平台,从而检视了多项具广泛应用潜力的乐龄科技产品及服务,以推广乐龄科技在本港的发展及应用。
欧美各国和日本近年也在乐龄科技的研究投放大量资源,当中涉及绿色环境、能源、保健和医疗等领域,以改善老龄化社会的生活质素为最终目标。面对世界人口持续老化,香港凭借本身的的基础科研,结合深圳的创新及科技,在有关产品及服务市场上定能大有可为。
谢国生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
赵耀华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