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 危中有机
本地人口结构正经历人口老化的转变,特区政府估计20年后,每3个香港人中,约有1人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而长者人口增长的一个特点就是,80岁及以上的增幅在未来40年间尤为显着。2021年8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40万(5.3%),到2040年会倍增至接近99万(12.2%),2060年更将跳升到125万(16.3%)【表1】。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由此衍生不少经济问题,包括劳动市场受压、生产力下降、纳税基数下跌、工资上涨、竞争力减弱等。
由于迈向高龄阶段,长者虽具备丰富工作和人生经验,但却往往不获认同,反而与弱势社群混为一谈。究竟银发族是香港社会的资产抑或是负资产?高龄化社会对资源运用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政府该如何应对相关挑战?
毋庸置疑,65岁及以上长者快速增多,将对社会、经济甚至政治方面产生莫大影响,有关当局为因应所需加以支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居家安老,也就是在所选择的住所中安享晚年,参与社区及个人社交活动。中国传统一般认为多代同堂可以增加长者的生活意义,把长者隔离到退休社区(如老人院)则难免被视为憾事。
长者得以安全、自主生活,并尽可能长时间维持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以建立社会联系、自主感和家庭舒适感。晚年生活的质素与他们可控制及熟悉的家居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是,长者可依靠什么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由于安老院舍宿位严重供不应求,居家安老预计将成为今后趋势。但若靠家人护理,既易生摩擦,亦会产生劳动无偿、经济生产力低、工资损失、时间分配失衡和医疗费用增加等一篮子问题,对整体社会亦构成经济包袱。故此,本港亟须推行可持续的社会护理系统,配备足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
其次,人口老化趋势与长者健康问题无疑息息相关。在香港人口中,长者受到慢性疾病的影响不成比例。如【表2】所示,2019年全港因所有病因致死的总数为48706宗,当中39264宗为65岁及以上长者,占80.6%。因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为6096宗,其中更有82.5%为65岁及以上长者。导致长者死亡的其他主要病因还包括肺炎(94.3%)、脑血管病(83.8%)、肾病(90.3%)、认知障碍症(99.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1.6%)、败血症(84.9%)。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但话说回来,这不代表银发族必定有健康问题。参照【表1】的数据,2021年年中人口预测为758万,65岁及以上为数近145万人,占总人口约19.1%。假设2021年全港人口的主要死因及分布跟2019年相若,则65岁及以上长者的死亡宗数约为39264,死亡率仅为2.71%,虽然难免受到伤残或慢性顽疾的困扰,但大部分长者仍然相当健康。
人口老化亦会增加医疗保健需求压力,医疗设施和医护人手短缺,都会导致医疗费用上升,增加政府的财政预算压力,而须千方百计扩阔税收来源,否则为了要应付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难免要减少其他福利开支甚或拖慢经济复苏。
社会对长者的认可,无论通过社交网络积极参与社会、就业、志愿服务、学习抑或教学,对长者健康生活都有积极作用。无理的负面标签只会令长者感到孤立无援,身心受压,从而增加社会的整体医疗成本。
此外,不少中低收入阶层的长者因面对财务困难,而需延迟退休计划。即使有能力退休,为了生活平衡或生存意义,也希望在工作岗位上继续作出贡献。但非专业执业或非自雇人士或会面对年龄歧视,或受退休制度规限。
为了维持日益昂贵的生活开支,长者更会容易堕入投资骗局的圈套,以致把毕生积蓄拱手给不法之徒。社会日渐高龄化,长者骗案恐怕只会有增无减。至于富裕的长者,则或因坐拥巨资,而成为家族中人冲突或争产的导火线。
由此可见,长者对专业理财及投资服务需求势将与日俱增。
基于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健康状况以及人生经历各有不同,对于一众年长人士,亦不宜处处视同一律。
成长于不同年代的长者,其文化口味或会南辕北辙,例如现时成长于上世纪早年的香港人,每多为传统粤剧的捧场客;成长于1950至1960年代粤语片黄金时期,或受到张瑛、白燕、吕奇、陈宝珠等影星主演的影片耳濡目染;其后的一代则对Beatles、Bee Gees和许冠杰的歌曲耳熟能详,堪称中西流行文化兼收并蓄。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繁荣进步,教育渐趋普及,今时今日许多长者具高学历和知识水平,人生目标不一定是吃喝玩乐,而是追求终身学习,务求与时并进。
纵使长者的身体机能随着年月衰退,然而科技应用足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素。故此,支援长者正常生活的科技及相关产品,尤其是针对患有残疾者,理应不愁销路。
数据显示愈来愈多长者使用个人电脑:2020年,65岁及以上长者曾使用个人电脑的百分比为39.1%,较2018年的35.7%为高 【注】。
其实接受数码技术的长者亦不断增多,对新产品的用法也不陌生。能改善长者个人生活、促进护理,并改善服务的技术研发,实在刻不容缓。能满足长者需要的具体技术领域包括电子医疗和健康记录与人工智能集成的「智慧健康」平台、能支援语音与感官和运动的辅助技术、连接互联网设备的智能感测器、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机械人等。此等乐龄科技在本港极具市场潜力,只待政府当局、社福界和商界共同推动。
香港人口老化问题必须及时正视,万勿掉以轻心。综观上述各点,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在个人及家庭层面构成不少经济问题,但另一方面亦带来不少商机。
当务之急,特区政府必须为应对人口老化制定一套长远完备的政策,发挥各相关部门所长,以推动医疗及科技发展,强化福利制度、护理服务、居家安老、长者文化活动及教育项目。
为应对有关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设备研发、制造商、安老院和保险公司等企业、民间组织、政府决策者和学术界务须携手合作,在开发银发经济之余,更将长者多元价值观和个别需求纳入解决方案之中。
谢国生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