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指数 通胀更靠谱
从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规划,到决策者制定持续改善民生的政策,市民的生活开支都是其中关键因素。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描述【注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市民通常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当CPI上升,表示市民在开支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可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换言之,CPI的变动反映消费者所面对的通货膨胀;但鉴于CPI在估算市民日常开支上往往出现偏差,本文除了探讨其局限外,亦建议采用日常物价指数(Everyday Price Index)。
CPI是反映本港物价变动的主流指标。政府统计处每月均会公布按月的CPI变动,市民可透过新闻媒体得悉相关数据。但是,普罗大众对于CPI的了解每多流于片面,或会误以为在日常生活所见的价格变动理应完全反映其中。实际上,去年一则专题新闻报道就曾为读者拆解“低通胀之谜”。当中不少受访者大致根据自身日常生活经验,估算实际通胀率高于官方公布数字,并认为政府的数据“离地”【注2】。
客观而言,CPI的确存在一些盲点,因而并非一个反映日常生活成本的良好指标。原因之一是在其构成部分中,支出频率较低的类别权数占比较大。参考统计处以2019/20年为基期的各商品或服务组别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CPI)开支权数【注3】,当中“住屋”类别的权数占比最高,超过四成【表】;而日常所需的食品和交通等开支,往往比非日常支出(如租金、家具)更为频繁,导致市民对通胀的观感较易受此影响。
以2019至2024年的数据为例【注4】,CCPI中住屋的物价指数按年变动百分率大致比食品、交通为低,基于住屋的权数占比最大【图1】,以致CPI受住屋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对食品、交通等日常开支的价格变动则较不敏感,而低估这段期间的日常生活成本。
一般而言,市民较在意商品和服务加价,对减价的印象则较浅或不以为意,属记忆偏见(memory bias)的一种。日常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不但支出频繁,其价格调整亦较频密。参考一项波兰消费者感知按年通胀率的学术研究【注5】,由2004年至2017年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竟有近99%受访者不为意历时28个月(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出现通缩【图2】,当中43%受访者认为物价不变,其馀53%更认为物价不跌反升【图3】。
此外,因基数效应(base effect)作祟,市民容易高估通胀。日常开支的基数较小,例如街市10元1斤的生菜仅加价1元,亦即10%升幅,容易令市民高估通胀。上述研究同时发现,即使受访者感知通胀(inflation perception)的方向与实际CPI通胀大致相同,却平均高估10个百分点【图2】。作者进一步指出CPI与波兰市民对通胀感受有所差距,与其他欧盟国情况相似,可见并非个别地区独有,亦反映CPI不能准确估算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动。综合以上3点,CPI作为通胀的指标确实与市民日常生活体验颇有出入,难免予人“离地”之感。
有鉴于CPI未能准确衡量日常生活成本水平变动,美国经济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引入并编制日常物价指数(EPI),作为更可靠的指标【注6】。与CPI不同的是,EPI只涵盖一些日常购买,且无法轻易延后或放弃购买的商品和服务。EPI统计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必须符合两项原则:一、须是大众恒常购买的(至少每月1次),不包括耐用物品(如家具、家电)。二、其价格不能透过合约等方式固定6个月或以上,受合约规范的租金等支出亦因而不被EPI计算在内【注7】。EPI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支出,比CPI更能准确反映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动。事实上,EPI的编制方式简单直接,只需在编制CPI的基础上,将EPI不涵盖的项目剔除,并调整相应的开支权数即可。
透过参考EPI,相信普罗市民都可更有效地规划个人财务支出,而基层市民在争取工资调整的过程中,得以掌握更充分和客观的理据;政府亦可从EPI更了解民生。当前CPI作为物价指标为人诟病,在于市民心目中的“通胀”与实际通胀数字有极大落差。
虽然这可归咎于市民对通胀的组成认识不足,但CPI未能准确反映日常生活成本同样是毋庸置疑的。若政府只依赖此一工具,难免予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
从政策着手,政府可将EPI纳入福利调整的参考指标。目前恒常实施的公共福利金计划,如高龄津贴(生果金)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因一直与CPI挂钩,津贴金额的调整幅度未达预期。EPI作为更“贴地”的指标,有关政策反而能收利民之效。
当然,EPI并非完美,可能高估市民的生活成本。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见到部分商品加价,自会寻求替代品,故实际开支不一定增加。再者,不同人的消费习惯各有不同,EPI只供参考,市民仍须因应个人的消费习惯以估算开支变动。
另外,笔者必须强调EPI不能取代CPI,两者应该并存。EPI是反映民众日常生活恒常开支变动的指标,CPI则反映社会整体(包括恒常与非恒常)的消费物价变动,是世界各地主流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两个指标所达致的目的与作用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情况下应灵活运用及参考两项指标。
例如,对政府及学者而言,除恒常开支外,定期了解整体物价变动有助制定政策,以及作为比较各地物价的基础,因此CPI在此方面更为合适。然而,若论市民的日常生活成本方面,EPI则较准确地反映相关开支的变动,除了有利大众规划个人财务,对制定社会福利政策亦具参考价值。
最后,不同指标各有利弊,理想的指标固然应该简单易明,而使用者亦有责任了解指标的用途和限制,不能盲目甚或错误使用,否则即使设立千千万万种指标,也会无济于事。
正如本文开端所言,市民对CPI认识不深,以致容易误解数据的含义。政府在相关教育和宣传应更主动,除了因应社会需要另设反映生活成本变动的EPI外,亦须加强向公众讲解不同指标的用途,以消除误解。
【注1】: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8XX0021/att/B8XX0021.pdf
【注2】: Now财经新闻,《经纬线》低通胀之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12qhhUQM2Y&t=525s(访问时段:08:36–10:32)
【注3】: https://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pcode=B8XX0029&scode=270此外,自2024年4月的统计月份开始,统计处已更新消费物价指数开支权数的参照期至2023年全年。该次更新的开支权数,除实际数字有微细的差异外,并不影响本文对开支权数的描述。
【注4】: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D5600001/att/D5600001B2024MM06B.xlsx
【注5】: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1549-019-00036-9
【注6】: https://www.aier.org/research/capturing-shifts-in-everyday-prices/
【注7】: https://www.aier.org/wp-content/uploads/2015/07/WP004-EPI-Polina-Vlasenko-PV.pdf
赵耀华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荣誉副教授
刘彦彰先生
港大经管学院本科生
吴兆康先生
港大经管学院毕业生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一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