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东滞西胀 慎防繁荣假象
自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来,各国政府纷纷使出各种调控手段,试图消除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时至今日,所幸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崩溃;踏入2022年,几个大国更出现加快复苏的迹象。然而,全球经济失调的后遗症还是逐渐显现,美国去年12月的物价指数上升超过7%,达到1982年以来的新高,随后英国也呈通胀之势。根据上周公布的数据,欧罗区的物价指数在今年1月跨过5%的关口。
在西方国家经济虚火上升的同时,东方国家却忧心经济停滞不前。不仅长期以来经济疲弱的日本面临通缩压力加剧,连在经济增长方面领跑多年的中国也减速降温。这样东滞西胀的趋势能否在疫情之后迅速平伏,抑或会演化为虚假繁荣和经济萧条并存的局面?探讨这个问题,对经济高度依赖外部环境的香港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当前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对主要经济体来说,最明显的打击莫过于国际贸易减少和全球供应链中断,以致需求萎缩、供给不足,经济自然出现短期停摆。但东滞西胀的局面很大程度源于东西各国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针对疫情冲击,美国快速采取了「大水漫灌」的财政手段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则始终沿用谨慎保守的政策。当然,政策差别并不是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中美两国经济社会迥然相异的结果。
通过扩大财政开支来拯救需求危机,可谓美国经济政策的标准作业。其宏观调控政策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全国经济需求严重不足,堕入「流动性陷阱」而不能自拔。不少经济学家归咎于白宫政府行动过缓,联邦储备局(联储局)的货币政策又死板僵化。自此之后,但凡经济出现需求危机讯号,美国政府马上大规模扩大财政支出,2020年3月疫情乍起,就推出了两万亿美元的财政救援方案。另一方面,美国在过去10年贫富悬殊问题不断恶化,低收入阶层在大流行造成的经济风浪中毫无招架之力,即便是信奉自由经济的保守主义者也对救援法案予以支持。最后,政治因素也不可忽略。美国两党之争愈演愈烈,为了取悦选民,执政党不惜大洒金钱。2021年,在诸多争议中,拜登政府还是推出了远高于需求缺口的救援计划法案,总值1.9万亿美元。
如此豪气的财政政策消解了疫情造成的需求危机,更有助美国经济实现V形强势反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明(Paul Krugman)对此非常乐观,认为在强劲需求的驱动下,将会迎来长波增长;一些经济学家则不以为然。在最近一次辩论中,鼎鼎有名的经济学家萨默斯(Larry Summers)批评克鲁明,强调美国政府这种过度放水的做法,短期引发通货膨胀,长期加剧债务隐患,搞不好会出现一如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
过去两三个月,通货膨胀在西方国家如期而至,金融市场因而出现动荡。部分经济学者认为,这是大公司利用疫情造成的供应短缺来加强垄断、操纵物价的结果,一待供应恢复,市场竞争增大,物价自会回落,政府应该出手控制大公司的市场势力,大可不必在需求上做文章。这种观点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也令向来忌惮政府干预的美国经济界颇感不安。更多的经济学者希冀联储局能果断出手,在货币政策上抑制通胀。
联储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上周表示,有意在3月提高关键利率,也有信心在不损害经济复苏的大前提下,调整货币政策。商界人士对鲍威尔的言论反应友好,但对整体经济能否顺利「软着陆」仍心存疑虑。美国资深财经记者Christopher Leonard在其刚出版的The Lords of Easy Money: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Broke the American Economy一书中,嘲讽联储局官员对实体经济知之甚少,却又自视过高,调控经济缺乏远见,无甚作为。尽管此书被批评多有言过其实之处,但也反映出财经界乃至公众对联储局不尽信任。
主流经济学家当中,哈佛大学教授巴罗(Robert Barro)频发警告,如果联储局犹豫不决,企业和市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一旦固化,美国经济要付出高昂代价,方能把通胀控制下来。笔者认为,经济复苏与否,并非联储局的首要目标,因此出台政策不宜首鼠两端,而应当旗帜鲜明地公开控制通胀的决心,否则等到经济虚火过旺再来急煞车,可能造成「硬着陆」的危机。
阻碍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另一要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刚性。尽管最近几个月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但这是出现「劳工荒」后,企业不得不大涨工资来吸引雇员的结果。在需求减弱或者国际供应恢复后,恐怕失业率会随即反弹,届时政府又要被迫发钱,导致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未来几个月劳动力市场如何演变,对判断美国经济大势至关重要。
西方经济逐渐加热之际,中国经济反见降温迹象。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再强调当下经济面临三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在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下外需不足,加上各种偏紧的防控手段,导致内需疲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呼吁中央政府借鉴美国做法的声音,财政上发钱给老百姓,货币政策上放松银根,双管齐下以增强需求,撬动经济发展。然而,中国国情跟美国相差甚远,不可照抄作业。正如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屡次强调,中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中国对「大水漫灌」式的宏观调控并不陌生,过去几十年曾屡次采用,但往往落得「一松则乱,一紧则死」的不良后果。这是因为财政约束太软,地方政府对信贷干预权力强大,一旦水喉放开就不易关紧,加上央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难以在货币供给上卡住通胀的源头。当前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当局采取过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是中央财政紧张,而多数地方政府更是债台高筑,赤字频仍。二是以房地产为首的多个行业信贷告急,给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冲击,银根松动虽能一时掩盖眼下困境,却加剧经济泡沫的风险。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当以温和调控为主,逐渐为经济活动拆墙松绑。近两年来,各种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整治以互联网为主的多个行业,并惩处多家企业。政府反对垄断加强规管本来无可厚非,但一旦被民间认定,这是在经济上启动罚款模式,投资者难免信心不足。再者,内地一些过左舆论令民营资本和私人企业老板人心惶惶,忧虑国进民退,自己的身家化为乌有。
现在内地有一种声音,希望能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经济市场化。依笔者之见,观乎当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实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不太现实,但政府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温和稳定的环境,倒是应有之义。
吴延晖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管理及商业策略)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二年二月九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