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厂商创新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本地制造业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厂房北移,总部留港,与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合作,将内地产业纳入全球生产供应链,造就国家经济腾飞数十年,并且推动了本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令经济顺利转型、稳步向上。然而在2000年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港资制造业备受挑战。
笔者喜获香港工业总会邀请,与香港大学香港经济研究中心对港资厂商进行调研 【注1】,探讨本港工业的发展面貌和潜在出路,为再工业化定位,也为整体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今次是香港大学继2003年及2007年以来第三次参与相关研究。是次调研与以往不同,突破性地使用了国家统计局等资料库中最全面、最权威的数据,追踪所有港资厂商,通过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座谈以及文献研究等调研方法,呈现这些企业现时的经营状况,并了解其所用的策略。
虽然珠三角地区依然是港资厂商首选的落户点,但由于该地区成本上升、营商环境变化,以及其他地区吸引力上升,出现珠三角与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双中心格局的趋势。调研结果显示,约45%的港资企业设于广东省,28.7%则在长三角落户。
2016年,在内地的港资厂商约为46000家,其中出口企业有32000家。2019年港资厂商在内地的资产约有8.5万亿元人民币,利润约为6093亿元人民币(约6801亿港元),相当于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3.7% ,为内地作出巨大的税收贡献,并创造大量就业职位。
港资企业亦是内地出口的重要力量。在2000至2016年间,大约10%港资厂商贡献了内地制造业差不多两成出口总额。尤其在大湾区内,2016年港资厂商出口值达772亿美元,约为内地港资厂商出口总值的39.7%,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大湾区制造业出口总额。
港资厂商直接推动内地经济的同时,亦刺激本港的生产性服务业急速发展。虽然生产设施已迁至内地,但90%受访厂商的总部仍设于香港,主要负责财务会计法律(74.5%)、行政管理(68.4%)、市场推广、研发等关于内地制造活动的工作,而且不断积极向生产链的上下游延伸。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亦由1980年的28.7% 增至2019年的42.2%;反观同期制造业则由10.4% 锐减至1.03%,造成了工业式微的错觉。这种误解源自有关制造业产值的统计,只包括在港设立生产设施的企业,跨地区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性服务活动则并未计算在内。笔者建议当局调整工业统计方法,以便如实反映本地制造业的经济实力和贡献。
踏入本世纪,制造业遭遇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厂商的传统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都在欧美,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欧美市场便迅速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劳动力成本上涨,令港资厂商失去低成本的出口竞争力。加上近年中美贸易摩擦、供应链中断和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本港制造业更须重新定位,迈向新的发展道路。
透过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研究团队发现,近四分之一的港资厂商应对挑战的策略为「中国+1」,即维持在内地的生产线,并在其他国家(以东南亚为主)另设生产线,以降低生产成本(56.6%)及设法避开中美贸易纠纷所酿成的关税锐增(54.7%)。笔者认为,港资企业在外国开设厂房时,对管理、投资、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亦将会大增,这有助于香港成为企业管理全球业务的枢纽,比现时作为金融服务中心的角色更进一步。因此本地各间大学应多培养掌握亚洲商业知识的人才。
港资厂商采取的另一种策略是「市场再定位」,即将市场重心由欧美转移到内地。内地经济经过约40年的增长,市场地位大幅提升,几乎是所有产品类别中环球最大或第二大市场,为港资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内地市场适应力强。调研发现,在疫情、贸易战等外部经营环境因素影响下,以内地市场为主的受访企业,约56%销售不变或增加,比例高于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受访企业。另外,在中国的双循环经济战略下,港商受惠于政策更易打进内地市场,形成由外销转向内销的明显趋势。在225位受访厂商中,有115位表示打算开拓内地市场,其中60% 更预计内地市场占其经营比例最高可增至20%。
为了实现市场再定位,港资企业应开发更好的产品,以满足要求日高的内地消费者。因此香港需要增加研发支出,并按照「十四五」规划的内容,致力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随着香港工业生产在1980年代末北移,资本及技术转移,粤东地区(包括深圳、东莞和惠州)转型为世界工厂,及后成为高科技制造业中心。香港对粤东地区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相信对该区下一阶段的发展应有更多贡献。笔者发现,珠三角在新授权专利和累计专利数量方面都落后于长三角,原因之一可能由于珠三角地区的大学数量有所不及。此外,珠三角获得的专利集中在电子和通讯两个行业,由中兴、华为和富士康等少数公司持有,造成过度依赖个别公司的风险。最近美国对中兴和华为的制裁就是一个警告,足见珠三角亟须通过多样化,来加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香港拥有一些亚洲区内的顶尖大学,有利珠三角地区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尤其是向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多元化发展。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月接受报章访问 【注2】时提到,香港和深圳边境地区尚未规划的土地可供新项目发展,这亦能促进双城的互动合作。事实上,深圳的高科技中心土地成本愈来愈高,若通过公私营合作,可将毗邻的新界北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结合先进科研实验室、与世界一流大学联系、设有智能工厂和环保住宅区的高科技区。在本港进行高增值制造业,足以直接带动科研及工业技术服务需求,亦能有效地加快建立人才库,促成产学合作,将科研成果商品化,扶助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重塑产业生态,打造香港经济的新支柱。
今天,虽然全球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带来各种挑战,但也产生新的契机。香港作为内、外循环的连接点,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港资厂商应再一次把握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及资源,找出合适的持续发展之道。特区政府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让工业克服升级转型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此一来,既能促进香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而达至再工业化,也能为整体经济增长注入全新动力。
【注1】:《香港制造:香港工业启新章》研究报告,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7月
【注2】:”Take another look: Hong Kong border area near Shenzhen has potential for both commerce and housing, Paul Chan say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5 July 2021
陶志刚 港大经管学院汇丰基金教授(环球经济与企业策略)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