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费 挖空经济?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在内地被称为吃喝玩乐爆棚的消费黄金周,算是给略显疲态的中国经济带来一股暖流。虽然香港部分商家也受益于内地黄金周的溢出效应,但其作用就像这几天市民议论纷纷的五一烟火表演,站在有利位置倒也颇为可观,但毕竟不像射向高空的烟花那般绚烂,稍微远离楼台就只能空对月。
这是本港近两年的经济写照,每逢佳节长假,商家既喜且忧,尤其是港人北上消费日趋规模,而来港的内地游客则消费降级。长此以往,不免让人担心本地服务业会不会像制造业一样出现空洞化(hollowing out)?特区政府是否应该未雨绸缪,施以援手?
港人北上消费现象简直可以写成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市场经济一大定律就是所谓的一价定律:在高效运作、竞争充分的市场,同量同质产品价格趋同。但这一定律在香港和邻近内地城市的商品差价下显得惨白无力,拿深圳作参照,香港物价动辄高出在内地同类消费一半,甚至数倍。
这样巨大的价格差,如何得以长期维持?笔者认为无非靠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区域垄断(如医疗服务),若为市民提供的医疗保险只适用在香港,那港人不得不在港看病求医。二是高交易费用,要是港人到内地消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对内地商家缺乏信任,那么市民也不会大规模北上。三是本地偏好(home bias)强烈,如果香港人对本地特产情有独钟,对异乡文化不甚了然甚或不愿接受,那本地消费就会占绝对主导的份量。
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收入,如果香港人维持高水平的实际收入,日常消费只占收入一小部分,就会出现经济学上的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偏低。既然消费者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市场价格自然有机会高企不下。
近年来,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上的加速融合,以上几个让一价定律失效的因素纷纷瓦解。但香港的高成本决定了物价高企,因此港人到内地消费的动力必然大为增强。笔者斗胆预测,港人北上消费将会成为长期趋势,而且消费范围会从吃喝玩乐日益扩大到医疗、文化等领域。问题的关键在于,此一消费趋势会否削弱香港经济的增长?
北上消费蔚然成风,不能说对香港经济秋毫无损,毕竟对不少商家来说,日常消费是此消彼长的现象。然而港人离港消费对整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这是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使然。
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经济学者往往把一个经济体分成两大部门: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可贸易产品指在本地产出的物品和服务,但卖给外地的企业和消费者,比如香港制造的医疗用品,卖到美国市场去,或者香港企业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卖给赴港上市的境外企业。不可贸易产品则是那些本地产出、本地消费的物品和服务,最典型例子莫过于餐饮业。实际经济运行中,有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准贸易部门,其产品虽然不是直接卖给外地消费者,但其附加值依附于出口产品而产生,比如物流及金融服务。
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可贸易部门是引擎,准贸易部门在其驱动下产生巨大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以本地服务业为主的不可贸易部门,则是得益于其他两个部门形成的溢出效应。因此,港人北上消费虽对本地服务业有一些冲击,但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
观乎真正足以支撑本地服务业的力量,一要靠贸易和准贸易部门蓬勃发展,以提升市民收入,二是靠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集聚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能有北上消费机会反倒有助于加强香港的集聚效应。试想想,北上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当大到可以把深圳的物价算进本地物价指数时,香港对中端人才的吸引力定必大增。
归根究柢,服务业近年略显萧条,核心不在港人北上消费或内地访客消费降级,而系于香港经济能否良性发展。长远而言,端赖这座城市能否维持跟国际接轨的竞争优势。
既然北上消费并不会造成香港服务业空洞化的风险,那特区政府是否就可置之不理?早前Facebook上曾出现名为「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的群组,据说成员超过30万人,以致人多爆群。若香港真的出现大规模结业潮,不但对中小商家是严峻考验,也会对就业问题造成不小冲击。
眼下工商界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商家应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既保住港人的胃和脚,同时吸引内地游客的嘴和腿。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微利年代,要商家短期内自我增值未免不切实际,冀望特区政府能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有网友呼吁政府每月派发消费券,或补贴濒临倒闭的小商家。
众说纷纭,当局应如何取舍?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对来自民间的救市呼声纵使毋须有求必应,却也不宜置之不理,更应该仔细调研,审慎评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对本港中小企业的影响,并在大数据和经济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各种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度。当局若能在市场出现悲观气氛的时候,因势利导,采取措施提振营商者信心,相信有望化危为机。
吴延晖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管理及商业策略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四年五月八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