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美贸易战
在2018年年中至2019年年底期间,中美贸易战是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焦点所在。双方就进口对方产品征收的关税,以及轮流在两国举行的多次贸易谈判,均牵动市场的投资气氛。经过多番努力,中美最终达成一些共识,并于去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随着新冠肺炎的出现和美国的总统大选,贸易战已不再是重要的议题,媒体亦甚少提及。当然,这并不代表中美经济摩擦已告一段落,只是转移到其他战场而已。
特朗普早在上台前已多番表示对美国的贸易情况不满,并以此作为争取选民的议题。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发动贸易战,分别在2018年2月和3月对进口太阳能板、洗衣机、钢材和铝材等征收关税,涉及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产品。中国遂在4月进行反制,也向一些美国产品征收关税。与此同时,美国以违反了其对伊朗和朝鲜的贸易管控为理由,打压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中兴通讯。而这些,都只是中美贸易战的序幕。
正规战于2018年7月初启动,美国先对中国340亿美元的产品加收25%的关税,其后分别扩阔至额外的160亿和2000亿美元的商品,最后的总数高达5000多亿,等于2017年贸易战前一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税率由10%至25%不等。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值远低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因而以关税回应的空间较小。即使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涉及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和高达25%的税率,战况堪称激烈。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以关税和新的贸易协议为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美国的外贸赤字,并从外国夺回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然而,数年下来,这两方面的成绩都乏善可陈。先说美国的外贸,特朗普上台后,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赤字都差不多按年增加,其中2019年略低于2018年,但2020年首11个月已经超过6000亿,高于历史上任何一年。去年全球贸易明显地因新冠肺炎收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一个多月前的估计,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比一年前减少5.6%,而美国的贸易赤字却增加那么多。即使不算12月,去年的美国贸易赤字比2016年特朗普上台前增加了25%,与发动贸易战以减少贸易赤字的原意背道而驰。
若只看中美贸易,大幅度的关税施加于大额的进口商品,的确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由2018年的4189亿下降至2019年的3452亿美元,跌幅达17.6%。但由于美国贸易的总赤字只是轻微下跌,反映出对中国的贸易战,只是将从中国的进口转换为从其他经济体的进口,并不能把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外国带回美国。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职位的减少,主要是技术进步替代劳动力的结果。
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早在本世纪初已开始迅速减少,到金融海啸时进一步下跌。奥巴马执政时,制造业人数缓慢增加,特朗普时继续这个趋势,但也只是增加了约50万人,改变不多。美国的劳动力约1.65亿人,其中制造业约1500万人,少于10%,即使增加的50万个职位完全是贸易战的成果,也难以抵消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过,若有关的职位比较集中在政治上的所谓摇摆州份,贸易战对特朗普便有可取之处。
说到经济损失,关税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减少对有关商品的需求,若该商品是原材料,自然会带动下游产品的价格上升,削弱有关产业的竞争力。若外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影响自然会更大。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材征收25%的关税,增加美国下游产品如汽车的生产成本,减少它们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关税及特朗普飘忽政策的不确定因素,使密歇根州汽车工业的投资额,在特朗普政府首三年与之前三年相比,下跌了29%。然而,这个州有不少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如反对民主党州政府处理疫情政策的示威群众,其中有持枪冲入州政府大楼抗议,甚至扬言绑架州长。贸易战的原意是为这些人争取经济利益,起码表面说法如是,但结果却是给他们制造经济困难。
特朗普曾多次重复,说对中国商品所征关税的税款是由中方支付。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视乎中国出口商会否因美国的关税而减低售价来促销,以及减价的幅度。有关这个问题,已有多份研究报告说明,特朗普的提法是错误的。其中一份由哈佛、芝大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合作研究、即将发表的论文【注】,指出美国征收20%关税时,外国企业只把售价压低1%,亦即美国进口商或消费者要承担余下的19%。反过来说,若外国对美国出口加征15%报复性关税,美国的出口商要压低售价5%。这个分别反映出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有异。美国企业从其他经济体进口取代中国产品的空间比较少,因此中国出口商在关税下毋须怎样减价。反过来说,中国进口商购买美国如大豆等产品时,因中国政府的关税使价格上升,可转向巴西或阿根廷购买,美国的大豆商便有减价的压力。
上述研究还有另一个发现,就是在贸易战中,中国商品在美国零售店铺的售价增加不多。在20%关税的情况下,消费者付出的价格平均只增加0.7%。换句话说,美国对华的关税,大部分是美国进口商付给美国政府的。
就谁支付美国的关税这一问题上,特朗普的助理、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还尝试帮特朗普自圆其说,认为要应付美国的关税,中国的出口需要减价、人民币需要贬值,中国的付出是间接的。但中国出口价格只轻微下跌,而人民币贬值,美国一向的说法是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害,因而以货币操控国的标签来刁难中国,但现在又说人民币贬值是中国在美国关税下付出的代价,论点前后矛盾。
至去年10月,美国政府从进口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收达660亿美元,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施行反制关税,使美国有关产品的农民怨声载道。特朗普为了安抚民心,曾多次拨款补贴农民。至去年9月,补贴总额达610亿美元,接近美国政府从贸易战所得的税收。几年下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没有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没有怎样增加美国的制造业职位,只是将美国进口商的钱间接转移给农民。雷声大、雨点小,莫此为甚。
中国在2018年把贸易战作为个案交给WTO仲裁,理由是美国的关税税率,远高于其对WTO的承诺,而有关税率针对中国,也违反了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到去年9月,WTO裁定了中国胜诉,但有关的报道不多,或许因为仲裁没有实际后果。今天的WTO可说是武功全废,即使美国的贸易代表上诉,WTO的上诉委员会也没有人手处理,因为过去几年所有新会员的提名都被美国否决。
拜登上台后,面对一个撕裂的美国社会,要在两党和不同的利益集团中找寻共识,最方便的是制造和面对同一敌人。在特朗普和他的谋臣如蓬佩奥、班农、纳瓦罗等经营了四年后,美国人普遍对中国存有戒心甚至敌意,即使拜登及他的内阁都明白中美贸易战是前朝的乱局,也不会急于收拾。
注: Alberto Cavallo, Gita Gopinath, Brent Neiman, and Jenny Tang,”Tariff Pass-through at the Border and at the Store: Evidence from US Trade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sights, forthcoming.
陆炎辉 港大经管学院荣誉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二月三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