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访港客数据分析疫后旅游业复苏进展
作为香港特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是带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一大原动力。历经2019年社会事件及2020年起新冠疫情肆虐,本地旅游业备受重击。随着疫情放缓,社会活动复常,政府于今年2月启动「你好,香港!」大型推广活动,送出50万张机票,在景点提供特别优惠,并进行全球宣传活动,以吸引旅客访港。
半年下来,到底旅游业复苏情况如何?能返回2019年社会事件前的水平吗?下文就4方面的访港旅客数据加以分析。
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在专为旅游专业人员而设的旅业网(PartnerNet)提供各类相关统计资料。【图1】显示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每月过夜访港旅客人次,【表1(A)】所示为不同时期的摘要统计数字。整体而言,平均每月过夜访港旅客人次在2019年社会事件前为232万;2019年社会事件之际跌至158万;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新冠疫情时更大幅下滑至8万;今年「你好,香港!」全球宣传展开后,则已反弹至146万,为2019年社会事件前的63%。
另外,从【表1(A)】按客源分析可见,疫后恢复较快的为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南亚及东南亚的过夜访港旅客数字,相对于2019年社会事件前,其恢复率分别为70%、95%、67%。至于来自美洲的过夜访港旅客人次的恢复率为46%;来自欧洲、非洲及中东的恢复率为38%;来自澳洲、纽西兰及南太平洋的恢复率为34%;来自北亚的恢复率则仅为22%。
【图2】所示为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的每月不过夜访港旅客人次,【表1(B)】所示为不同时期的摘要统计数字。整体而言,平均每月不过夜访港旅客人次在2019年社会事件前为276万;2019年社会事件之际跌至216万;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新冠疫情时更大幅下滑至8万;今年「你好,香港!」推广活动展开后,则已反弹至144万,为2019年社会事件前的52%。
从【表1(B)】按客源统计可见,疫后恢复较快的为来自中国内地、澳门、美洲的不过夜访港旅客数字,相对于2019年社会事件前,其恢复率分别为53%、124%、53%。至于来自南亚及东南亚的不过夜访港旅客人次的恢复率为46%;来自欧洲、非洲及中东的恢复率为37%;来自澳洲、纽西兰及南太平洋的恢复率为41%;来自北亚的恢复率则仅为23%。
要宏观分析香港疫后旅游业的复苏情况,除了访港旅客人次外,还需检视访港旅客的消费额。旅发局在旅业网亦有提供过夜及不过夜访港旅客人均消费统计资料。【表2(A)】列出不同时期的摘要统计数字。整体而言,疫情爆发前,过夜访港旅客人均消费由2015年约7200元跌至2019年约5800元,跌势明显。
在「你好,香港!」推广活动中,三家本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香港快运及香港航空)由本年3月1日起,为期半年分阶段向全球多个市场送出合共50万张机票,加上大小商户提供超过100万份旅客消费优惠券,影响所及,来自各大市场的过夜访港旅客人均消费反弹至约8200元,普遍高于2015年水平。不过,来自中国内地的过夜旅客人均消费却是重要的例外情况:虽然亦从2019年约6000元反弹至2023年上半年约7600元,但仍低于2015年约7900元的水平。
从【表2(B)】可见不同时期不过夜访港旅客人均消费的摘要统计数字。整体而言,此数字由2015年约2400元下跌至2019年约2000元,跌势明显。纵使在2023年上半年特区政府推出「你好,香港!」赠送机票及消费优惠券,不过夜访港旅客人均消费仍进一步减至约1300元。此现象的主因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不过夜旅客消费锐减,从2015年约2700元下跌至2019年约2200元,更在2023年上半年跌至约1300元。
上述各项分析显示,「你好,香港!」大型推广活动有助刺激新冠疫情后整体访港旅客量反弹,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和澳门的旅客回升幅度尤为显著。然而,来自长途市场(尤其欧洲、非洲及中东;澳洲、纽西兰及南太平洋)及北亚的旅客量恢复则较缓慢。至于在访港旅客量占比最大的中国内地旅客,其人均消费却并未因为「你好,香港!」而恢复至2019年社会事件前的水平,不过夜旅客人均消费更呈下跌趋势,以致本港旅游业及经济复苏进度受阻。
有鉴于此,在出台「你好,香港!」此类宏观策略后的下一阶段,政府不妨考虑针对个别市场的消费模式,实施微观策略,以个性化的宣传及营销结合特区的特色和强项,重塑本港旅游形象,刺激旅客来港意欲,让香港旅游业维持国际竞争力,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