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往成为国际Web3.0中心的路径
在过去十年,两大科技一直引领数字革命。首先是人工智能(AI),它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次是备受争议的Web3.0,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协议。本文将重点探讨Web3.0的发展,并进行深度解读。
与Web3.0相关的金融领域发展如同一场过山车。从几年前的“加密货币寒冬”,到近期特朗普赢得大选后,比特币价格一举突破 10 万美元,不少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未来走向,并思考各国政府应如何在战略层面上调整相关金融、货币以及证券政策。香港政府致力于构建全球Web3.0中心,一直专注于监管、发放牌照及推广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和稳定币等工作。这一策略有望引领全球金融转型。本文将探讨采用Web3.0 的主要因素,以及香港 Web3.0独特生态圈的发展。
香港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随着香港科技园和香港数码港的成立,技术创新方面也紧贴全球发展的步伐,不断进步。从2022年10月发布的《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及2023年6月成立的第三代互联网发展专责小组来看,香港对成为全球Web3.0中心的决心愈加坚定。香港在发展Web3.0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包括稳健的金融体系、位处于内地与海外市场之间的战略地理位置、以及具前瞻性的监管环境。这些优势赋予了香港推动以Web3.0技术为主导的金融转型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证券型代币发行(STO)、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以及稳定币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证券型代币发行(STO)是代币化证券的公开发行方式。在传统证券的监管框架下,代币化证券以资产作为支撑,较于其他代币,它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保障和法律认可。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是指通过代币化技术,将现实世界中有价值的有形资产(如大宗商品或股权),分割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单位,从而扩大投资者群体并提升市场流动性。稳定币则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大宗
商品等储备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作为高效率交易的媒介,同时提供类似传统货币的稳定性。
当首次代币发行(ICO)因广泛的诈骗行为而不再受投资者青睐后,证券型代币发行(STO)曾短暂在全球推出,但由于当时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限制以及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失去信心,因此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当时并没有得以普及。 然而,香港严格且具前瞻性的监管框架、对创新的推动和稳健的金融体系,现时为证券型代币发行和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高金融知识水平、对新技术的开放态度、以及政府对Web3.0技术的大力支持,将助力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和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在香港的发展。
除了数字安全和稳健技术外,香港要成功推行证券型代币发行(STO),还需缩小传统金融(旧资金 Old Money)与数码资产(新资金 New Money)之间的差异。由金融科创公司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数码资产生态系统,以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Web3.0的另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社群概念。若要在香港大力发展Web3.0,必须与大众建立联系,并得到他们积极参与。这种社群感和信任能产生网络效应,从而促进技术能更迅速被采用并带来增长。 另一方面,代币化的基础资产在吸引投资者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资产需要具备价值、吸引力,并与潜在投资者有关联。使用设计思维框架去分析,以同理心去理解用户需求,这对于创造市场愿意追求的金融产品至关重要。另外一点,一个能提供增值服务并提升用户体验的全面商业模式,也是成功的要素。
香港具备成为全球Web3.0中心的优势,若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这不仅是香港智慧城市和金融发展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还有助促进数字经济在全球能被广泛采纳。
作为Web3.0的先锋,香港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助力中国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促进中国的创新、发展新的商业模式、简化国际贸易流程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总体而言,这能加强其出口行业以及国际贸易关系,抵消当前经济挑战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有助于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
本文作者为港大经管学院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副总监、管理及商业策略实务副教授陈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