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一举多得有利香港发展
香港新冠疫情平稳后,笔者近日前往美国,走访多间著名大学。虽然美国疫情之后麻烦不断,通胀顽固不退,矽谷银行的挤提,更添经济衰退隐忧,加上政党激烈对立等等,但其无比雄厚的研究实力,领先全球的创新能力,依然坚固且不断加强。
源自美国的ChatGPT正在掀起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浪潮,相信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全面和深远的冲击。近代以来,全球最具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再一次没有例外地发生在美国,想来倒也不足为奇。以矽谷为典型,美国吸引了环球大量高端创新人才,加上长期持续投入巨大经费及资源,用于研究及发展,还有开放而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美国引领世界技术进步确实也是应有之理。
美国的大学在该国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美国优秀的大学之多,实力之强,资源之富,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这也不是国际排名能充分反映的。以大学的捐赠基金来说,美国有十几所大学的基金都超过1000亿港元,最高的接近4000亿港元;而每年的预算费用,一些最好的大学都达到400亿至500亿港元,接近香港所有大学预算之和。这些优秀的大学,不仅资源富足,而且以良好的条件和待遇吸引国际顶尖研究人才,同时培养最杰出的学生。尖端的人力资源从各地源源不断涌进美国的大学,再进入各行各业,形成了它最重要的竞争力。
香港的高等教育具独特优势,尤其是国际化水平高,基础研究的实力相当不错。虽然国际排名表现出众,但整体实力与世界最优秀大学仍有一定差距。此外,自大学学制从3年改为4年以来,高等教育基本上就原地踏步。如果没有重大的发展,不仅无法缩窄和国际顶尖大学的差距,还有失去在亚洲区内现有优势的风险。高等教育是特区的重要竞争力,在当前亟待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之际,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实力,就显得十分迫切。
笔者认为,尽快实行有序而大胆的大学扩招,是提升高等教育的突破口;不妨考虑通过增加大学收生名额,以及放宽录取非本地学生的名额限制,从速将在校学生人数增加一倍。通过相应调高教育拨款,以及合理厘定非本地学生的学费(至少不低于本地学生的教育开支),大学扩招就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和实力的扩大。有扩招的机会后,政府资助的大学会一方面充分发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另一方面积极在全球延揽优质师资。举例来说,和国际通行的做法相比,本地多间大学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优秀的教师因年龄限制而被迫退休,实在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通过大学扩招增强高等教育的实力,在多个方面足以提升香港的整体竞争力。
第一,教育与人才对于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最大挑战是人才短缺,大学扩招是解决此一弊端的最有效方法。香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要保住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二是要转型升级、发展科创等新兴领域;这两方面的成功都取决于人才。人口老化萎缩、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香港竞争力最严重的因素。去年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发布的《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2022》中,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教授指出,香港若要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会,在今后25年内人口要达到1000万,需要吸引300万人。
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特区政府也开始实行一系列「抢人才」政策。然而,香港人才计划的效果受到两方面限制,一是在国际竞争中,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力度更大;二是香港产业单一,缺乏其他行业的工作机会。这一点尤其重要,香港发展科创的难处,在于产业和人才之间存在「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以不知从何做起。
大学扩招正是突破香港人才瓶颈的最有效办法。本地在校大学生人数相对较低,以2019年数据为例,香港的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12.8万,占总人口的1.7%,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比例均在5%以上。此外,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数据,只有约30%的中学毕业生能够就读本地优秀大学。相比之下,伦敦和纽约等城市的大学录取率约为50%。
香港的大学在国际排名中表现出众,可以吸引内地和国际优质生源。在放宽非本地生收生比例的同时,适度扩大本地学生的录取规模,本地大学的学额完全可以大幅增加。此举有助于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大量的人才资源将为科创企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带来充足的活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大学扩招将有助促进香港科研实力的提升,为推动国际创科中心打下牢固的基础;既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还有利于高等教育提升实力,迈向更高水平。香港的高等学府过分依靠公共财政拨款,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情况下,特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空间有限。美国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等公立大学的经验值得参考。这些公立大学能和美国富可敌国的顶尖私立大学竞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政府资助之外积极筹集资源,包括扩招国际学生。目前州政府提供的拨款,只占这些大学总教育预算中很小部分。
通过大学扩招,香港的各间大学有机会重新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挖掘潜力,并且积极吸引全球优秀的师资,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实力。大学实力更强,优秀人才更多,意味着科研成果和创新活力都更充沛,这将为香港的科创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巨大的动力。
第三,大学扩招将为整体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来自香港以外的学生负责支付学费、住宿等生活费用,会直接增加社会的消费。如果来港的国际学生增加10万人,平均每人每年的学费、生活费为30万港元,则会直接增加消费300亿港元。此外,这些消费将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拉动总消费上升。大学扩招之下,本地各大学势必会把增加的资源用于壮大师资和扩建校园,这些投资也同样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根据澳洲统计局的资料,在疫情前的2019年,外国学生对该国经济的贡献总值达376亿澳元,可见国际高等教育具备的经济潜力。
第四,大学扩招并不会对本地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益处。有人担心放宽非本地生的收生比例,会损害广大市民的利益,实际上这是个伪命题。首先,大学扩招的过程中,蛋糕做大了,必然会增加本地大学生的名额,为更多本地年轻人提供大学教育的机会。其次,只要非本地学生的学费平均不低于本地学生的教育开支,非本地学生就不仅不占用香港纳税人的财政教育支出,反而对本地教育资源作出更大贡献。教育资源增加,必然会优化大学科研,有利于本地学生的学术发展。
最后,大学扩招将吸引更多内地和境外学生,有助于提高香港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为本地学生带来更多与世界接轨的良机,摆脱「岛内温室」环境的限制,而发展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蔡洪滨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院长兼经济学讲座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四月五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