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失健笔 本港缺奇才
上周末,几位朋友谈起文坛现状,大叹香港连失健笔,人才凋零。去年年中倪匡仙逝,年底走了西西,今年年初刘绍铭过身;加上老病的、封笔的、归隐的、出走的,昔日风流,尽被雨打风吹去。笔者好文,听了心有戚戚。然而在大多数人眼里,文人毕竟只属少数,纵使文坛花果飘零,在社会上也仅能泛起一点涟漪。
香港正当一片抢人才的热潮,文化圈的损失看来无足轻重,至少不是当务之急。这种想法,似乎无可厚非,但其实不然。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决定其气质风貌,对吸引人才可谓举足轻重。
人力资本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经济学家研究各种人力资本的载体,包括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企业家、商人、职业经理人、科技工作者等等,唯独欠缺文化人和艺术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群体的投入产出方式难以衡量,无从客观厘定,并非他们对经济活动不重要。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以及粤语流行曲教父黄霑,为香港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并不亚于商业大亨或者金融巨擘。更重要的是,文艺领域的奇才足以影响其他领域的人才对一个城市的偏好。
每年年初是本地大学经济院系向全球广发英雄帖,大举招聘教授的季节。来香港的应聘者,往往也是新加坡几所大学的重点关注对象。狮城和本港的科研实力旗鼓相当,大学老师薪酬接近,在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上差别不大。决定胜负的,离不开与文化相关的软环境。领略了香港的美食美景之后,应聘者难免会问,最近有哪些音乐名家前来演出,哪位本地作家的新著作面世,发生了什么风雅的奇闻逸事?
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不仅对大学招聘至关重要,对抢夺其他领域的人才也不容忽视。多伦多大学的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教授曾经写过一本颇有影响力的书,名为《创意阶层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他认为,以高科技和文艺工作者为中心的创意阶层,是现代城市活力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这个阶层恰恰是飞来飞去的人群,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要让这些人栖居下来,一个城市必须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特质(creative ethos),而这些人的积极参与,则又进一步巩固城市的创意文化。当创意阶层在社会上占一定比例,这个城市就会脱胎换骨,一飞冲天。
佛罗里达教授的想法跟所谓的快乐学习法一样,自然极为诱人,也切中不少经济高速增长城市的文化愿景。近年来,内地主要城市的政府纷纷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兴建创意园的纲领。特区政府在这方面算是先行一步,从2000年开始,就陆续推出创意智优计划和文化发展基金等计划,锐意把香港打造成亚洲的创意之都。时至2020年,创意产业的增加值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3%。尽管这个比例不尽如人意,特区政府不减对创意产业的支持,但不得不审视的问题是,香港发展创意经济的根基在哪里?
由于高度的商业化和文化的独特性,香港在许多内地人眼里一直是文化的荒郊野岭;就算有文化,也仅仅限于金庸、古龙、倪匡,以及众多娱乐明星创造的通俗文化。 20年前,笔者第一次来港,就是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在出差的最后一天,正准备到时代广场买一支数码录音笔,刚好路过铜锣湾的商务印书馆,抱着开卷有益的心理进去闲逛。不料这一驻足竟让笔者对香港文化界大为改观。
记得当时在书店连站六七个小时,翻阅一本又一本张五常、林行止的大作,最后又意犹未尽地看了半本董桥,外加半本跟香港渊源颇深的陈之藩。离港之时,录音笔没买成,港产墨客骚人大大小小的著作倒是买了一堆。回到内地与文友特别举行了一次阅读会,大伙从此不再宣称香港为文化荒漠。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次来港,笔者总能惊喜地发现本地文化的耀眼之处,从文学到音乐影视,以至视觉艺术,都颇有独到之处。难能可贵的是,香港文艺的创造力并非来自庙堂,而更多的是源于民间,为行走江湖之中的奇才所创。这样的文化产品,根基更深,原创性更强,影响力也更广。
香港在文化方面的创造力,固然得益于百年来的中西交汇,更归功于社会自由开放之风。过去数十年,香港一直是两岸三地文化人的聚散地,南来北往中,碰撞出林林总总的新想法和新思维。
近几年中西摩擦增多,交流减少,加上粤语文化萎缩,本港人才流失,文化的原创力也就减弱了许多。这也许是创意行业未能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业界所急需的不是政府的资金扶持,而是新的文化创造者。
为了应对各地抢人才的竞争,特区政府去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高才通)计划」。尽管近日出现了有案底科技人员一度轻易获批、内地人借此来港生育等争论,政府招贤纳士的决心和举措还是可圈可点。是项计划的标准一看学历,二看金钱,未免过于狭隘,有人甚至质疑,特区政府到底是爱才还是爱财。在笔者看来,「高才通」的标准适用于科技和财经人才,却难以适用于其他范畴的人才,尤其是文化人才。
特区政府不妨另辟蹊径,开通引进文化人才的特殊通道。当然,这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长远而言,理应努力营造自由多元、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以便培育本港和吸引外地的文化奇才。
吴延晖博士
港大經管学院经济学、管理及商业策略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三月八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