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希煒教授在接受TVB Pearl節目的訪問時表示,貿易戰已惡化,科技領域(如半導體、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明顯出現脫鉤現象。 然而,他認為香港仍然可以把握未來的機遇,將這座城市定位為供應鏈管理和專業服務(如金融服務和稅務諮詢)的中心。
2 Dec 2024
教學人員
感冒具傳染性,你知道指責別人似乎也同樣具傳染性嗎? 心理學學者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參與者閱讀有關政治失敗的新聞,並寫下政客的過失。當他們看到政客將失敗歸咎於特殊利益時,更容易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給他人。同樣,若管理層輕易指責下屬,員工也會效仿,這樣就容易形成推卸責任的文化。
27 Nov 2024
教學人員
最近在接受CNA訪問時,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 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表示,他對特朗普將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並不感到驚訝。特朗普會逐步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以增強美國的談判權力。 提高關稅是一種低效的措施,因為這將增加美國的生產成本和商品價格。他認為,美國對墨西哥的關稅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兩國政府可能很快就會達成協議,考慮到墨西哥的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對美國的出口依賴程度更高。
26 Nov 2024
教學人員
隨著特朗普成功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儘管新政府將任命新的部門主管,但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的職位並不會因此改變。鮑威爾雖由特朗普提名,但因加息問題,特朗普多次對其表達不滿。
20 Nov 2024
教學人員
隨着特朗普確定重返白宮,中美關係將進一步緊張。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在接受《信報財經》訪問時指出,特朗普新內閣的鷹派基調可能加強對中國在貿易、科技及地緣政治方面的打壓。在全球博弈中,中國需拉攏盟友與深化內需,而香港需穩固其「中西橋樑」的角色。
全球正式進入「一球兩制」時代
鄧教授指出,全球科技格局已進入「一球兩制」時代,即美國主導的技術生態與中國的獨立體系分庭抗禮。特朗普的政策或加速科技脫鉤,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與半導體領域。中國需加強科技自立、重構產業鏈,深化與歐洲及東盟的合作,同時特朗普的孤立主義或削弱美國盟友的團結,為中國提供合作契機。
14 Nov 2024
教學人員
數字平台通過降低消費者的搜索成本,有助於知名度不高的文化工作者找到知音,讓在傳統市場乏人問津的產品能以較低成本進入市場,令市場百花齊放。然而,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平台運營日趨偏頗,尤其是在中國的數字文藝娛樂市場,平台的推送和操縱能決定一部作品的命運,甚至窒礙產業創新。
14 Nov 2024
教學人員
時至今日,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和日益豐富的ESG實踐,ESG已不再是企業的邊緣議題。 以往企業通常根據不同評級機構的標準來提升其ESG評級。然而,全球約有600家不同的ESG評級機構,各自標準不一,導致評級結果不一致,這意味著即使企業在ESG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也可能獲得不同的評級結果。
13 Nov 2024
教學人員
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学講座教授陈志武表示,香港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因为美国可能会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并加强对技术轉移。但他预计新关税上限将设定在60%。 教授指出,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之一、科技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可能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对与中国相关的政策制定起到缓和作用。他还预计,北京将采取更积极的刺激措施,以应对更大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2 Nov 2024
教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