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將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來港人士,分期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商舖部主管林應威則指,電子消費券的方案為市場及商戶帶來正面的氣氛,期望能刺激消費。實際惠及的行業需視乎政策的細節及執行。建議政府可考慮以電子消費方式 ,將每人5, 000元消費券設每日消費限額,以能用於日常所需,並籍此惠及中小微企商戶。
24 Feb 2021
教學人員
周三(2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財政預算案》,預算2020/21年度赤字為2576億港元(約332億美元)。去年陳預計今年度赤字約1,391億港元(約180億美元),數字上升一倍,比去年預測惡化。學者阮穎嫻認為香港財政仍豐厚,但經濟學者羅家聰就為赤字擔憂,未來難免加稅。
24 Feb 2021
教學人員
有留意國際金融事務的讀者,除了知道互惠基金、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等概念外,一定也會注意到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香港人最熟悉的可能是新加坡的淡馬錫,它亦是渣打銀行的主要股東。本文的目的是介紹主權財富基金,順帶談及香港財政儲備如何增值的問題。
17 Feb 2021
經濟學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n China have undervalued companies by up to $200bn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academic research indicates, reflecting a struggle to price listings in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quity market. Limits on the valuations at which companies can sell shares in IPOs on most Chinese bourses mean that groups listing onshore may have raised just a quarter of what they otherwise could have, according to a working paper provided exclusively to the Financial Times b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6 Feb 2021
教學人員
新一年《財政預算案》快將公布。過去一年,香港受疫情打擊,經濟大幅下滑,衰退為幾十年來最差。可幸的是,香港的財政儲備仍然充裕,比起全球很多要舉債度日的國家仍然擁有優勢。以往財政司面對的困難總是錢太多,要把錢左塞右塞,左派右派,使財政盈餘看起來不至那麼多。今次終於遇上巨大經濟危機,是財政司長的「考牌作」,各大團體及政黨紛紛提出不同建議,且看財政司長如何體現他的價值。
16 Feb 2021
教學人員
過去兩年來,香港經歷了內外環境巨變。社會運動影響下,本港經濟持續低迷,加上中美貿易談判曲折、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世界經濟下行,無疑令本地困局雪上加霜。失業人數不斷攀升,青年失業率更遠高於其他年齡組別。若要走出逆境,年輕一代需要多元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好為他們開闢一條發展的新跑道。
10 Feb 2021
經濟學
政府公布,延長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度的公眾諮詢期至3月20日,讓業界和市民有更多時間研究諮詢文件的內容和建議,並向政府提交意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諮詢建議要求市民購買太空卡時,須提供「身份證上的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等,以便電訊商核對資料,而每人只限購買最多3張太空卡,未成年則需得家長同意。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助理教授張天秀指,本港不少人因工作需要或私人理由,都有多於一個或以上的電話號碼,加上不少人會將電話號碼與社交媒體平台連接,在消費者角度而言,變相存在一定私隱隱憂。
8 Feb 2021
市場學
在2018年年中至2019年年底期間,中美貿易戰是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焦點所在。雙方就進口對方產品徵收的關稅,以及輪流在兩國舉行的多次貿易談判,均牽動市場的投資氣氛。經過多番努力,中美最終達成一些共識,並於去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隨着新冠肺炎的出現和美國的總統大選,貿易戰已不再是重要的議題,媒體亦甚少提及。當然,這並不代表中美經濟摩擦已告一段落,只是轉移到其他戰場而已。
3 Feb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