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與香港總商會攜手舉辦線上研討會系列 就當前經濟問題促進各界討論
港大經管學院與香港總商會合辦的線上研討會首節已於 7 月13日以現場參與及線上直播兩種模式進行。
踏入20週年的里程碑,港大經管學院於今年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以突破學術界限、創造知識前沿,冀為本地、亞洲以及世界帶來正面影響。由今年7月開始,學院與香港總商會(HKGCC) 攜手推出線上研討會系列,旨在為香港社會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出謀獻策,並進一步引起社會對不同經濟問題的討論,長遠提振本地經濟。
首節的線上研討會已於7月13日舉行,主題為「重塑香港經濟」(Reinventing Hong Kong’s Economy),有超過250名嘉賓透過現場及線上模式參與。研討會上,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教授和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Spencer 博士探討香港經濟在疫後可行的發展方向。會議由香港總商會的經濟政策委員主席苗學禮先生主持。
會上,Michael Spencer 博士首先分析了香港面臨的一些主要挑戰,包括人口老化問題、氣候變化和全球貿易所佔比例下降等等。而就未來趨勢方面,他預計未來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將再無邊境之分,而本地樓價亦將持續高企。對於香港的這些挑戰和變化,他建議香港應加大科研方面開支,迎接新的「知識型經濟」社會,投放更多資源在高端服務、先進科技以及知識產權相關的活動之上。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本地經濟的看法。
鄧教授指:「香港自 1949 年的『超全球化』時期以來,一直以其中介角色享有經濟紅利。然而,它現正面臨著去全球化(或稱為『慢球化』(slowbalisation))的巨大挑戰,而其作為中國內地開拓國外市場的中介地位亦日漸減弱。」他同時列舉了本港正面對的其他挑戰,包括貧富懸殊、收入與支出不平衡、過度依賴金融業、勞動力流動性低和房屋短缺等等。
他於會上就這一連串的挑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他提到,「第三次經濟轉型需要思維上的改變,以及從供應及需求方面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再工業化的實行已經逼在眉睫,這將對改善社會不平等、增加工作流動性、為其他行業創造正面的界外效應、完善研究與製造的生態系統以及促進香港融入大灣區方面,有莫大的裨益。」
小組討論環節中兩位講者亦探討了不少經濟領域上的熱門話題,就經濟脫鉤、合約保證和四大支柱產業等方面分享了他們的個人見解。會議在問答環節後圓滿結束,苗學禮先生以歷久常新的諺語為是次的研討會作結,並寄語香港人:「作最好的計劃,做最壞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