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首辦大型校友歡聚盛宴 逾600名傑出校友聚首一堂

港大經管學院首辦大型校友歡聚盛宴 逾600名傑出校友聚首一堂

港大經管學院首次校友歡聚盛宴於3月16日(星期六)圓滿舉行,逾600名港大教授及校友聚首一堂,更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並發表主旨演講,以及多位政商界領袖出席。活動當晚特設校友表演、拍賣會及抽獎等環節,讓在場嘉賓一同緬懷學生時代的點滴。明星校友分享環節則邀請了11項香港游泳紀錄保持者方力申先生,分享自己於運動競賽及娛樂事業的心路歷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表示榮幸獲邀出席港大經管學院首次舉辦的校友歡聚盛宴。在他的主旨演講中,陳司長分享了對香港經濟前景的看法,以及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的主要措施,包括推動香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方向。陳司長指出:「今年《財政預算案》背後有三條主要思路:在短期内,堅定信心;在中至長期,通過積極擁抱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等大趨勢,著力推進香港「八大中心」的建設,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正採取財政整合策略,控制開支的增長,並適當增加收入,在兩到三年内令收支回復平衡。」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港大經管學院創始院長兼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今日適逢是香港大學奠基日,很高興今天能與大家歡聚一堂。創校先賢們奠定了大學卓越和創新的精神基礎,使港大經管學院作為全球商業經濟教育和研究的領導者角色傲然屹立,我們的影響力已延伸至世界各地,建立起穩固的國際地位。透過戰略合作和夥伴關係,港大經管學院已經成為大眾信賴的商學院和研究機構,在急速變化的全球商業環境中培育人才,以及於專業知識發展領域作出莫大貢獻。」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教授表示:「港大經管學院多年來一直追求卓越,保持韌性,代代相傳,無論處境如何艱難,學院始終保持積極和具前瞻性。校友的成就就是我們卓越的原因,他們帶領社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且一直心繫母校。現在,我們正處於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前景滿佈挑戰和困難,我們要像跨越渾水的橋樑般一樣互相支持。預測未來的最佳方法就是創造未來,讓我們一同共創未來。」

校友歡聚盛宴是港大經管學院首度舉辦的校友返校週(3月15日至17日)的重點活動,其他活動包括:卓越講堂、明星教授午餐會、高峰論壇、校園導賞及企業參觀卓越講堂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先生剖析香港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願景;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管理及商業策略助理教授王柏林則主持明星教授午餐會,與出席者一起探討亞洲房地產市場狀況及應對策略;多名運動翹楚出席高峰論壇,分析體育經濟發展,並分享如何兼顧學生和明星運動員的雙重身份。校園導賞讓校友邊走邊了解大學的最新發展;參觀香港著名企業國泰城及李錦記則讓校友與業界專業人士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最新的行業趨勢。

圖片

(左起)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港大經管學院創始院長兼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教授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港大經管學院創始院長兼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教授致歡迎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發表主旨演講

港大經管學院首辦大型校友歡聚盛宴,吸引逾600名港大師生、校友出席

Other Event's Album
第五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中國宏觀經濟的挑戰與機遇
2025 | 學院新聞
第五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中國宏觀經濟的挑戰與機遇
港大經管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聯同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舉辦的第五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於1月23日圓滿舉行。論壇雲集了多位著名經濟學者和工商界領袖,共同探討中國政策方向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當前中國經濟的熱門議題。一眾講者透過主題演講及專題討論,就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及國際貿易在全球格局演變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分享了寶貴見解。論壇於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舉行,共吸引近350位工商界領袖、傑出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圖像理解能力綜合評測報告
2025 | 研究
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圖像理解能力綜合評測報告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OpenAI的GPT-4o、穀歌的Gemini 2.0這類多模態模型以及通義千問-VL、混元-Vision等視覺語言模型迅速崛起。這些新一代模型在圖像理解方面展現出强大的能力,不僅具備出色的泛化性,而且還具有廣泛的應用潜力。然而,現階段對這些模型視覺能力的評估與認知仍存在不足。爲此,我們提出了一套全面且系統的圖像理解綜合評測框架,該框架涵蓋視覺感知與識別視覺推理與分析視覺審美與創意三大核心能力維度,同時還將安全與責任維度納入其中。通過設計針對性測試集,我們對20個國內外知名模型進行了全面評估,旨在爲多模態模型的研究與實際應用提供可靠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