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栽培數據人才– 王煒辰博士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不少人的生涯規劃,但亦令人有幸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王博士藉此契機深思熟慮後,毅然放棄在金融界的事業,重投學者生涯,於2021年7月加入港大經管學院,擔任創新及資訊管理學助理教授。
「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修運籌學和金融工程。這個項目以數據分析為核心,為學員提供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和金融數學的培訓。這個全方位的項目令我能夠從多角度分析各類複雜的難題,助我日後成為一名能貫通跨學科知識的學者。」王博士說。縱使成為學者一直是他的夢想,但王博士當時還是在學術殿堂的大門前轉身而去。他說:「我對學術研究的熱誠是毋容置疑的。但我真的很希望能在業界前綫親身瞭解,學術理論如何在商業社會中實踐。我希望能接觸到真實的商業數據,親身參與商業決定。」
下定決心後,王博士在華爾街工作了五年。 「對沖基金是個節奏明快的地方。交易的頻率很高,每分每秒都需要根據大量數據進行決策。博士學位畢業後,我有幸在其中一家全球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任職量化研究員。我的職責是透過實證數據分析,使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嶄新科技,擬定市場預測和交易策略,並從同行身上學習有關金融科技的前瞻想法,這五年實在令我獲益良多。」 王博士說。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在家工作給予王博士更多的私人時間思考自己的人生。他認為雖然在商界工作能接觸很多第一手數據,但從業員工作繁忙,並沒有很多人有時間深入思考分析並創造和分享有意義的知識。王博士相信,為世界創造價值比為個人創造財富更有意義,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重返學界。
「如果全宇宙的知識都散播在我的辦公室內,人類所知曉的不過是我手握的這張紙的一角而已。而我們學者所做的,就是逐少逐少地從這一角的盡頭擴展開去。」王博士說。
研製金融學理論工具的匠人
在對沖基金工作的時候,王博士便對虛擬貨幣市場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虛擬貨幣價格的極端波幅,為傳統的風險預測工具帶來巨大的挑戰,故王博士認為有必要為市場研發新一代的風險評估工具。在訪談中,王博士與我們分享了他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戰:「微弱的市場訊號、不同體制的限制以及爆炸性的訊息,都令從業員難以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此外,要進行準確的評估,我們需要利用統計工具設定一個可用的代理(proxy)。這個過程頗為複雜,個人除了需要良好的數學根基外,也需要一些創造性的想法。」
除了研發新的風險評估工具外,王博士亦希望能為我校的機器學習研究出一分力。在人工智能這個範疇,計算機科學家會集中研究如何利用大量數據預測未來;而統計學家則會集中研究機器預測的準繩度。比方說,若AI斷定某事物有90%可能性是一隻貓,那王博士便會問,「這90%的判斷有多準確?」 王博士謙虛地告訴我們,他還在這方面進行探索。但回顧自己的本科和博士課程經驗,他相信跨學科的知識就是關鍵所在。他說:「港大經管學院以其跨學科的研究聞名。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和港大的優秀學者共事。」對王博士而言,港大經管學院不但只是一所開明的研究中心,更是本地數據科學家的重點培訓基地。數據科學這門技術在商業社會中越來越重要,學院能夠把握時代的機遇,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數據科學課程,實在令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博士現時執教理學碩士(商業分析)課程。當被問到在平衡研究和教學兩者間,會否感到吃力時,他笑言教書是他的減壓途徑之一。王博士指他的母親是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本科老師,而他亦一直在教與學的路上追尋母親的腳步。他形容自己是一個很有耐性的老師,時刻準備好幫助沒有統計學背景的同學追上進度。但他期望那些已經有一定統計學根基的同學能多走一步,主動構思新的方式演繹和闡述數據。他相信擁有一顆主動求學的心才是成功的關鍵。
在面談的結尾,王博士跟我們說他的隔離日子過得相當厭倦,所以當他能夠踏入校園,看見新生們寫在臉上的快樂時,內心也欣喜萬分。他說:「我在校園內不時能看見同學們演奏樂器和參與迎新活動。單純在旁觀看,我已經覺得自己好像年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