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數碼化促進中小企及包容性經濟發展
中小企業往往是一個經濟體的基石。以香港為例,中小企絕大部分是1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但佔全港企業總數的98%,提供46%的就業職位。而在內地,接近八成的勞動人口在中小企工作。雖然其盈利率及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未如大企業,但對穩定經濟、創造就業以至創新都十分重要。如去年本港的第五波疫情期間,大量中小企業倒閉,不但導致香港多個核心商業區的商舖空置率居高不下,更令失業率大幅攀升至勞動人口的一成。
但要扶持中小企發展談何容易。在擴充業務的過程中它們常遇上諸多挑戰,盈利率及風險承受力偏低,特別在經濟環境不景氣時。由於規模小,中小企的談判籌碼一般不多,資金及人力資源有限,要與全球供應鏈不同環節的參與者建立連結,可謂困難重重。
雪上加霜的是,金融機構也因對中小企施加了額外的限制,導致企業的融資門檻大幅升高。愈趨嚴格的循規程序要求,包括近年來應用廣泛的KYC(Know-Your-Client,認識你的客戶)及AML(Anti-Money Laundering,打擊洗錢)要求,令中小企難以獨自負擔。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小企的貿易融資申請有大約45%會遭到傳統金融機構的拒絕,而大企業的拒絕率則只有17%。資金短缺導致中小企的發展困難,大部分只能停留在當地以保證資金充足,難以真正融入全球市場。
數碼化對於企業發展(尤其是中小企)的重要性早已成為共識。充足和及時的數據分析可幫助企業調整生產模式,對於資本及人力資源有限的中小企而言,數碼化理應是精準提高生產力的良方。可惜,由於科技發展愈趨複雜及精細,很多中小企難以跟上,與大企業的差距亦因而擴大。
因此,各地政府開始討論如何推動貿易數碼化。在一個高度數碼化的貿易環境中,每一個環節的每一個行動,其訊息的傳輸都是通過實時、自動化的數據傳輸完成,毋須依賴紙張文件的傳遞。在此過程中收集的數據可用於供應鏈的追溯、分析及調查,進一步提升效率。這些交易數據可成為評估企業穩健性的重要標準,金融機構可以憑藉充足的數據來評估企業的信譽度及安全性,減少企業自身的調查負擔,大幅降低融資成本。
若這些數據可以保持透明公開,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貸款人也可利用這些數據來評估風險。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的一項調查顯示,數碼化可以令貿易融資的成本降低35%。低廉的成本可讓中小企貸款人便捷地參與融資,增加其貸款機會和資金來源。
貿易數碼化將會為環球貿易帶來一次重要變革,其所需技術其實早已發展成熟,被很多大型企業應用多時。例如包括蘋果在內的很多大型企業近年來選擇採用的及時化生產策略(Just-In-Time,JIT),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對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JIT之所以成為可能,正是由於物聯網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直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超過百億的設備接入物聯網,亞馬遜等公司早在幾年前已經開始提供中小企業亦適用的物聯網建設服務。另一例子是因加密貨幣而受廣泛關注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的透明度及安全性降低了供應鏈溯源的難度,在追溯產品碳排放或供應商訊息很有幫助。
技術不成問題,目前中小企最缺乏的是推行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以提升全球供應鏈內的連結性與互用性。這些發展不但能為中小企業打開參與全球貿易的空間,亦能為整體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阻礙數碼化進程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而其中一個因素是政府及公營機構對數碼化的態度相對保守。如何推動公營部門積極轉型數碼化,並為貿易數碼化做好準備,已經成為很多國際組織及各國政府的核心議題。包括G7、G20及亞太經合組織在內等多個組織,都在嘗試推動各自組織成員國的數碼化轉型。其中比較知名的例子有由聯合國發起,旨在敦促各國承認電子交易紀錄的《電子可轉讓示範紀錄法》(Model Law on Electronic Transferable Records,MLETR),以及針對亞太地區的《亞洲及太平洋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框架協定》(Framework Agreementon Facilitation of Cross-border Paperless Trad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截至2022年9月,有7個國家已批准採用MLTER,另有多個國家已在積極試驗並承諾會盡快完成批准手續。
數碼化的另一個主要障礙是缺少在整個貿易融資領域通用的標準及規範。雖然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有某些文檔及標準可以通用,但不同的國家,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行業,經常會設置不同的要求,且互相不承認對方的標準。這一點對於業務跨越多個國家的企業而言是很大的負擔,對於無力負擔這種成本的中小企,就只能選擇停留在本地市場,或在極有限的選擇當中挑選標準要求相同的市場。因此,即使數碼化所需技術已經成熟,數據傳輸亦不成問題,目前僅有約1%的跨國貿易是以高度數碼化的方式進行。
金融領域內的數碼化進行相對較快。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跨國銀行及30%的本地銀行稱他們已經將供應鏈至少部分數碼化。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突然發生,更令很多銀行下定決心大幅加快數碼化。而隨着金融機構的數碼化程度愈高,不同系統之間的標準差異所造成的障礙就愈多。企業在多個系統內同時運作會面對很多障礙,逐漸產生了一個個數據互不流通的所謂「數據孤島」(Data Silos)。
要解決統一標準和認證的問題,其中一個被廣泛認同的提案是建立通用的數碼ID制度。早在2021年6月,歐盟委員會已經提出建立針對個人及企業的數碼ID框架。數碼ID建立的目的在於加強不同貿易個體之間的連結。每一個中小企都會擁有專屬的數碼ID,數碼ID內儲存有該企業的資格認可、金融信譽等級及其他相關的訊息。貸款人或投資者通過查詢企業的數碼ID,可以快速了解該企業的重要訊息。透明的訊息會大幅降低貸款過程所需的時間及調查成本,從而令中小企業有更多機會獲得資金支持。
若數碼ID得到廣泛的應用,貸款將會變得更自由。來自不同行業、地區甚至外國的資本都可以透過數碼ID評估風險,進而選擇是否進行貸款。多樣化的資金來源及較低的門檻會成為中小企擺脫規模局限的關鍵。而要達至此效果,首先需要政府部門及監管機構重新審視當前的監管條例,為更多不同類型的貸款者提供一個既安全又便捷的參與渠道。
在數碼時代,數據如同新的流通貨幣,而數據的流通和應用則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據估計,僅G7國家,貿易數碼化在2019 年至2026年間可以通過降低貿易成本而帶來9萬億美元的額外收入。數碼化更可以解決新興國家普遍存在的缺少認證紀錄、數據不齊全等痛點,縮小目前高達1.7萬億美元的貿易融資缺口。在未來的數十年內,數碼化會成為全球社會面對各種挑戰的主要解決手段。在解決包括貧困、收入不平等、氣候變化等種種問題上,數碼化的潛力不可小覷。基於目前技術及國際已有的通用標準,貿易高度數碼化的要求並不算太高,多數國家可以在數年至十數年時間內完成轉型。
在此階段,香港也應該把握機會,盡快推進政府及公私營機構的數碼化,在應對新局面中搶得先機。香港可以參照上述提到的MLETR等國際標準的指引,由推行無紙化貿易開始,令電子紀錄與紙張文檔擁有同樣的法律效力,節省中小企業在行政手續上的成本及時間。作為世界級的貿易中心,若香港能率先實現貿易無紙化,定能令亞洲乃至全球企業受益。
當大企業通過自身的貿易網絡達成數據流通,中小企卻受到規模、監管、准入條件等種種限制。鑑於中小企在促進平等及提高收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助力中小企進行數碼化理應成為經濟政策中的優先事項。
鄧希煒教授
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
龍淑儀小姐
亞洲環球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三年二月十五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