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dvanced blueprint o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一帶一路」深化藍圖
「一帶一路」倡議始於2013年,可為連接歐洲的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提供數十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2015年3月,中國政府頒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截至2019年8月,共有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註】。中國擬於每年投入約1500億美元,促進國內持續增長,平衡國際貿易和保護主義。
此外,「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可為中國的海外投資提供比美國政府債券更具吸引力的回報。倡議有助中國企業開闢市場,輸出鋼鐵等過剩產能。在中亞國家的投資,亦有利於在西部(如新疆、西藏)打造更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透過深化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關係,則可保障中國南海海上物流的安全。
取經德國之行
然而近年來,在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地項目受到負面的國際輿論壓力,可見要在沿線國家確立有利商機,殊非易事;其中德國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地處中歐和西歐之間,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節點,更對大灣區未來發展深有啟發,尤其值得借鑑。
德國擁有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與中國在基礎設施、能源、交通、環保等多方領域大有合作空間,但以往「一帶一路」的相關論壇主要聚焦於市場行銷方面,甚少觸及商機開發及風險評估和回報分析。
事實上,德國企業樂於直接與內地的私營企業代表當面洽談、交流。今年8月,筆者隨團到德國實地考察,獲益匪淺。
雙方固有分歧
我們一行人先到德國陶瓷業重鎮圖林根州(Freistaat Thüringen),會見了當地發展協會Landes-Entwicklungs-Gesellschaft的代表。協會的任務是推動圖林根州的技術和商業發展,其獨特的綜合和跨學科的工業整合中小企業、多個行業的研究機構和不同學科的大學。
會談中提及如何化挑戰為機遇。首先是強化貿易資訊。中國幅員遼闊,德國中小企業對進入中國市場不知從何入手。第二,中國企業規模龐大,員工人數動輒萬人以上,而在圖林根州,八成公司的員工不足200人。因此雙方在磋商劃分業務和財務細節時,難以達成共識。第三是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憂慮。德國企業注重共同發展中國市場,分享市場訊息,並不斷改進產品以滿足當地需求;同時,他們亦非常關心專利和商標的保護和尊重程度。在這方面,雙方似乎缺乏了解。德國在技術創新一環主要靠個人創意,認為中國主流的企業創新文化側重於複製和改良。凡此種種差異,均有待雙方藉加強溝通以解決問題。
潛在合作契機
耶拿(Jena)被譽為德國的「光谷」,是全球光學和光學電子產業的技術和創新中心;這個大學城內創立的光學品牌世界知名,包括蔡司(ZEISS)、Schott和Jenoptik。與德國企業合作開發先進技術的中國企業包括華為、大疆(DJI)和比亞迪(BYD)等。位於耶拿市中心的OptoNet是一個光子學機構大聯盟,會員數目約達180之多。
從OptoNet的會晤中,可見大聯盟的成員普遍對「一帶一路」認識和讚賞,此一基礎有助進一步拉近中德兩國關係。對於耶拿的企業來說,中國被視為一個不斷增長的關鍵市場,佔該市總收入份額高達20%;按銷售額計算,則位居第三大市場,僅次於歐洲和北美。
大聯盟成員亦坦言與中國合作時遇上挑戰,首先是市場的不確定性。儘管中國市場龐大,但只有少數OptoNet成員與中國有長期關係。德國中小企業認為,銷售往往是短期和不可預測的,大多數成員與中國國有企業只維持「按需供應」的客戶關係。其次是溝通管道不清晰,德國中小企對中國企業結構尤其認識不足;國有企業層級結構複雜,使德國同行難以找到合適對口洽商或跟進合作事宜,彼此往往產生誤會,以致德國企業傾向與中國私營企業合作,認為這個市場尚未完全開發,看來更有前景。再者,在落實營商時缺乏有效溝通。
關於理解客戶的需求、對品質和交付的期望,雙方企業似乎總是存在焦點落差的問題。為了讓外國企業加深了解中國市場及營商之道,實在有必要為此等企業建立更有效的資訊管道。毫無疑問,雙方共識薄弱往往不利合作意向。除了語言障礙,德國企業進入中國的障礙還包括對品質、技術和創新的定義各有不同理解。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大聯盟的成員認為以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並不能保證德國中小企業在敏感技術領域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因此,德國公司非常擔心與中國公司合資。他們通常認為直接銷售或分銷是最安全有效的銷售管道。至於一些中小企業則願意探索其他選擇,如設立分公司或與中國企業建立新的合作關係。
儘管如此,OptoNet的代表相信兩國在新光子學和光學技術的聯合研發方面存在重大的合作機遇,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以上的問題一定能夠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得到解決。他們願意進一步了解中國市場。為了讓德國公司認識中國市場的最新發展,OptoNet的代表提議組織一個涵蓋各個行業和文化主題的中國市場系列,建立一個聯繫各持份者的平台。
嶄新共贏方案
曾被大文豪歌德稱為「小巴黎」的萊比錫(Leipzig),與中國之間的緊密聯繫可追溯到古代絲綢之路。在1988年東西德統一之前,南京市與萊比錫簽署了以市政、文化交流、高校合作為重點的合作夥伴關係協定。萊比錫和中國的社會經濟合作項目不斷擴大和深化。最先進的萊比錫—恩格斯多夫編組場(Leipzig-Engelsdorf Marshalling yard)亦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得了49%的投資項目,發展成為連接中國和西歐的主要鐵路樞紐。
與此同時,萊比錫投資區的德國商界也有一些擔憂。第一是就如何確保技術和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德國和中國的高管經常存在分歧,這在談判合同和合作夥伴關係時,最終會有壞影響。第二是投資目標分歧。
萊比錫投資區提供各種服務來吸引來自中國的商業投資。然而他們發現,一些自稱是企業的中國商人最後只對購買萊比錫房產、取得高品質的教育福利以及申請歐盟公民身份感興趣。這種隱性的投資目標不免動搖萊比錫對外來投資的信任基礎。
一般人對「一帶一路」似乎至今仍有誤解,認為無非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高鐵和高速公路等大型項目,只會讓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受益。在與德國個別商界代表的交流中,筆者所得印象反而是「一帶一路」不純粹講求硬體,其實更搭建了一個簇新的世界貿易及投資平台,足以為沿線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對穩定全球經濟及均衡國際貿易有所貢獻。
【註】:第四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講詞《凝心聚力 並肩前行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甯吉喆,2019年9月11日。
謝國生博士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