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止 「谷針」有方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揮之未去,香港的經濟損失已高達6000億港元。要重振經濟,恢復正常生活,唯一的途徑就是接種疫苗。特區政府自2月底啟動疫苗接種計劃,至今4個多月才接種了451萬劑(截至周二),進度未如理想。按通行的標準(即每100人接種的劑數)加以比較:香港54劑,新加坡快了將近一倍,達到98劑,中國內地90劑、美國99劑、英國118劑、以色列125劑,最高的是阿聯酋157劑 【註1】。
若要達致群體免疫,全港需要近七成人口完成兩劑接種。按本地人口750萬、每人兩劑計算,香港總共需要接種約1000萬劑疫苗。基於目前每日大約接種6萬劑,還需近100天,亦即到11月才可達標。
香港疫苗充足,但接種率偏低,大概是因為市民顧慮接種疫苗後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血栓、流產,甚至死亡。個人關注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政府着眼的是社區傳播的風險,市民不接種疫苗誘因自然較大。怎樣做才能夠有效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阻止疫症蔓延?特區政府可透過增強誘因、科學理據,以及引導資訊三方面入手。
事實上,有少數人或因注射疫苗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果通過懲罰強制全民接種,不但於理不合,而且遠遠不及獎勵有效。各種與疫苗接種掛鈎的獎賞優惠,除有薪假、定期檢疫津貼等之外,港府還可考慮向完成兩劑接種的市民再派發現金,譬如每人再派發1萬元。
香港在疫情中至今損失達6000億港元,即平均每名港人損失8萬港元;相對而言,1萬元現金獎勵有助控制疫情,讓普羅大眾恢復正常生活,實在划算得很。況且錢到了市民手裏,寓抗疫於刺激經濟,其作用跟剛推出的5000元消費券更可謂相輔相成。
鑑於疫苗有效期只有幾個月,政府不妨設定期限,例如從公布上述的現金獎勵計劃當日起兩個月內接種疫苗,即可獲派現金1萬元,每延遲1個月就遞減1000至2000元。
至於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和功效方面,民間常有錯誤解讀。養和醫院一項有關已接種疫苗醫護人員的初步研究,上月在《香港醫學雜誌》刊載,獲媒體廣泛報道,亮點是復必泰疫苗產生的抗體,陽性比率超過九成,遠高於科興疫苗的19.3%,前者的抗體數量也超過後者10倍以上。然而只要細閱醫療團隊兩頁紙的報告 【註2】,不難發現不同媒體片面解讀數據,可謂各取所需。首先,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樣本有198個,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樣本只有91個;研究人員使用了3種檢測抗體陽性比率和抗體水平的方法,從傳媒所見,那些聳人聽聞的數字,都是最極端的情況。
報告列出3種方法的不同結果,某種方法顯示兩種疫苗在某階段的效能差別很大,但使用另一種方法,差別則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抗體陽性比率的差別主要在第一針之後、第二針之前,傳媒所謂抗體陽性比例低至19%,所指是科興疫苗首針的數據,但兩種疫苗都是要打兩針的,如果比較第二針之後的抗體水平,兩種疫苗的差別就大為收窄──科興疫苗94.4%,復必泰疫苗100%。事實上,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末段總結就清楚說明:「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同樣能令有關醫護人員產生免疫反應。」
朋友之間提到養和的數據,印象都是復必泰疫苗比科興疫苗有效很多倍,電視新聞滾動字幕傳遞的也是同樣訊息。筆者近日仔細閱讀了相關的報道和資料,除了發現一般人的印象與實際數據大有出入,自身也長了不少相關科學知識,例如,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病人更應該要打疫苗;打針後離世的死者,許多是由於血管閉塞,而過程需時,不可能打針後立即引致。世界衞生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邵一鳴指出,疫苗的保護作用分為3級,最理想的1級是保護接種者不受感染(「防感染」);2級是預防輕症變成重症導致死亡(「防發病」或是「防重症」);而3級是即使感染但體內病毒量低,難以傳染給他人(「防傳播」)。中國的新冠疫苗定位是2級預防,預期目標本來就是防發病而非防感染,所以一些人接種疫苗後依然感染病毒不足為奇。
特區政府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網站羅列122條有關接種疫苗的常見問題 【註3】,附上詳盡、淺白、科學的解答。但絕大部分市民大概不會主動一一查閱,尤其是有誤解的人,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理解有誤。所以政府應主動向市民解釋,而且要針對即時新聞、社會最關心的議題。在中國內地,張文宏、鍾南山這樣的科學家很具影響力;特區政府可以聘用頂尖科學家或醫學專家,例如許樹昌、袁國勇等,每天在衞生防護中心通報疫情後,向市民重點解釋基本的科學知識。
由6月1日起,政府只會每隔兩周在網上就新冠疫苗異常事件發出簡報,有人批評政府是為了刻意降低透明度而進行黑箱作業。其實,有關的媒體報道大都屬選擇性,而且帶有預設的立場和目的。以極具新聞性的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為例,香港平均每天就有210人死亡,有人在接種疫苗後離世,兩者未必存在因果關係。應該比較的,是在接種疫苗與不接種疫苗這兩群人當中得病或死亡的概率。官方網站顯示 【註4】,以死亡、急性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重大事故來衡量,不接種疫苗組別的風險遠高於已接種疫苗組別,可惜這些資訊被淹沒在眾多新聞當中,而政府並沒有特別向市民闡釋。
相比之下,大眾傳媒過於關注駭人聽聞的新聞,例如前述養和醫院的研究,在雅虎新聞上的標題就是「研究指科興疫苗保護力最低僅兩成」。雖然有「最低」兩個字,一般人卻只會重點關注「兩成」,從而得出錯誤結論。這固然是因為新聞報道為吸引眼球而偏離重點。但追本溯源,是因為普羅大眾大多對極端的、語必驚人的新聞特別感興趣。
現代科學有許多證據顯示,一般人往往無法做出科學判斷。所以筆者認為政府需要過濾資訊,例如不聚焦接種疫苗後死亡的資訊,引導民眾做出正確抉擇。有人或會認為這樣的威權做法並不理想,應該給予個人最大程度的資訊和自由選擇。但由於人的大腦認知和人性的固有弱點,資訊愈多,不見得人的選擇就愈理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 Richard Thaler)寫過一本名為《輕推》(Nudge)的書,副題就是「怎樣引導公眾在健康、財富、幸福方面作出明智的抉擇」。一個經典例子就是,奧地利與德國的語言、文化、歷史都很接近,但奧地利的器官捐贈率高達90%以上,而德國只有15%,主要原因是給奧地利人的預設選項是「捐贈器官」,如不願意捐贈,填一張表格就可退出;但在德國,預設選項是「不捐贈器官」,如欲捐贈,必須專門填一份表格。由此可見,人的選擇每每受無關宏旨的因素影響,假使政府認為某種結果是對公眾有利的,應通過資訊的篩選,協助公眾適當地作出決定。
7月5日,雅虎新聞在顯著位置報道「一個月兩名4旬男子死亡 均曾接種科興疫苗」,更強調疫苗由「內地研發」。同一天其實另有一宗新聞,報道一名78歲新型冠狀病毒男患者死亡,可是在雅虎新聞的專門搜索找不到這篇新聞;在谷歌搜索,也只出現特區政府新聞網的報道 【註5】,內容並無提及死者從未接種新冠疫苗。有人接種疫苗後死亡,有人沒接種疫苗而死亡,這兩者都是事實,可是在市民大眾心裏引起的觀感卻截然不同。政府如果自信出發點是好的,不妨加大力度,主動對市民善加引導。
【註1】:〈新冠疫苗:世界各地和你所在地方接種進展程度〉,《BBC中文網》,2021年7月6日
【註2】:“Serological response to mRNA and inactivated COVID-19 vaccine in healthcare workers in Hong Kong: preliminary results”,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cation), 24 June 2021
【註3】: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
【註4】:公立醫院不良事件參考數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
【註5】:《78歲新冠肺炎男患者離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網
周文 港大經管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四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