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數據化解路旁泊位供求失衡
特區政府設於路旁的泊車位長期供不應求,近年更變本加厲。駕車者在鬧市尋找泊車位固然困難,在郊野公園附近也不容易。要理順路旁泊車位供求失衡的現象,簡單的經濟學理論、科技和大數據的應用或可派上用場。
政府路旁泊車位和其他公營、私營停車場顯然互相替代,因此路旁泊車位供求失衡也關係到全港泊車位市場的整體供求。泊車位供求備受關注,這亦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經常討論的議題。根據2021年8月20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有關泊車位的討論文件,「截至2021年5月底,全港大約有812000部領有牌照的車輛,當中接近八成為私家車和客貨車。從2010年至2020年,私家車和客貨車數目由約457000部增加至約626000部,而同期可供私家車和客貨車使用的泊車位數目則由約633000個增加至約688000個。換言之,泊車位與此類車輛數目比例由1.38跌至1.10。」由此足見,泊車位數目愈來愈接近甚或少於車輛數目。近年出現車位呎價高於豪宅的現象,正正反映車位市場供求失衡。
針對車位市場供應緊張問題,要從供應、需求和定價入手。如欲增加供應或減少需求,則需要透過政府規劃。但香港土地供應緊絀,大幅增加車位談何容易?過去10年,香港人平均收入上升,對私家車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期,提供類似私家車服務的的士數量維持不變,使用車輛的政府徵費基本上也維持不變。難怪市民在車位租金高昂的情況下,對擁有車輛的意欲依然不減。
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把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提高15%,是10年來首次。牌照費大幅上調30%,更是20年來首次。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和牌照費,對減低私家車需求應該有一定作用,不過民間對這次上調幅度反應頗大。筆者建議政府日後依人均收入,每年適度上調有關稅項,以便在不致令大眾譁然造成驚嚇的情況下,持續調控私家車需求。
再者,有關當局應考慮重新增發的士牌,以滿足市民對類似私家車服務的需求。一旦此類需求得到滿足,市民對擁有私家車的需求自然下調,泊車位的需求也會繼而下調,紓緩泊車位市場的供求失衡。
此外,車位定價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一般多層停車場多是私人營運的,營運商有定價自由,並基於市場供求定價。至於公營泊車位收費,一般也會參考附近私人市場,故筆者相信公私營市場能自然調整,達致供求平衡。
值得關注的是路旁泊車位。特區政府審計處2018年發表一份有關泊車位的報告顯示,這類政府車位主要為滿足駕駛者短時間泊車的需要而設。泊車位旁邊一般會豎立收費錶。根據1967年交通諮詢委員會提交前行政局接納的指引,路旁泊車位收費錶所定收費,須足以維持大約15%車位空置率,確保泊車位的車輛流轉,以供更多駕駛者使用。這項指引一直沿用至今。
筆者認為,透過調整收費以維持15%的空置率理論上合理,不過實際執行往往存在困難。在路旁劃定泊車位成本不高,亦毋須經常進行維修,但收費錶的安裝和維修成本就肯定不菲。若入不敷支,安裝收費錶就不划算。因此,出於成本效益的考慮,收費錶多設於使用率較高的市區地段,而非使用率偏低的郊區地帶;郊區的公營泊車位一般不設收費錶,亦即泊車免費。
不難想像,零收費就容易衍生「生人霸死地」的弊端。郊區泊車位被長期佔用,導致真正有需要者經常「無位可泊」,違反了「確保泊車位的車輛流轉,以供更多駕駛者使用」的供應原則。
要以定價維持15%的空置率,就先要收集相關數據。進行實地考查因成本高昂而不能恒常執行,以致政府只能按收費錶的收入,結合過時的空置率考查結果,從而作出粗略的估算。缺乏數據,政府難以掌握空置率的每日變化,當然無法透過調整收費以維持15%的目標。即便能夠掌握數據,要為舊式收費錶定期按時段調整收費,牽涉成本之高也可能得不償失。有鑑於此,維持15%空置率的指引向來只是流於空談。
不過,隨着近年科技進步,尤其是電子支付和網上支付的發展,15%空置率或有望實現。運輸署於2021年1月開始安裝新一代路旁停車收費錶,預計於2022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安裝。新收費錶可接受多種電子支付方式,並支援駕駛者以「入錶易」流動應用程式遙距繳付泊車費。同時,新收費錶配備感應器以偵測有關泊車位是否正被使用,並透過「香港出行易」及「入錶易」流動應用程式向公眾發放。
透過收費錶的感應器,有關部門可以實時掌握區內車位的空置率,並以此調整收費,確保空置率維持在15%左右。若空置率低於15%,泊車費就會隨之上調;若高過15%,泊車費就會隨之下調。在使用舊式收費錶的日子,調整費用需要靠技術員實地調整,成本甚高;至於新一代收費錶,理應只需在錶內預設調整收費程序便可,簡單可行。為免混亂,筆者建議每天的收費應設上下限,並可預先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向公眾發放預計的平均使用率和收費。當然,上下限應因地區而異,也理應定期調整。
原本不設收費的郊區泊車位,亦應一律增設收費錶。收費目的在於避免濫用,確保泊車位的車輛流轉,以供更多駕駛者使用。在使用舊式收費錶的日子,在郊區設置車位收費錶往往成本大、收入小,不設收費錶的決定也可以理解。但改用新式收費錶後,有關成本將大幅降低。近年整體車輛數目增加,郊區泊車位需求殷切,設置收費錶肯定合乎成本效益,再不設置無疑於理不合。
路邊泊車位收費已經凍結了20多年,偏離合理收費的程度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若有關當局執行筆者上述的建議,雖會導致泊車費用上調,但卻有助泊車位車輛流轉,惠及更多駕駛者及真正有需要的駕駛者。筆者有信心這項建議會受大部分駕駛者歡迎。
王家富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首席講師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二年三月二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