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面世25周年
經過兩次大戰的生靈塗炭,歐洲人終於化干戈為玉帛,把精力用在經濟合作,一來有利於發展經濟,二來防止再度戰爭。數十年來,歐洲的經濟整合緩慢但穩步發展,從五十年代只有6個成員的歐洲共同市場,發展到今天27個成員的歐盟,而合作的內容,從開始時的煤炭和鋼鐵,到今天20個成員共用的歐羅。
歐羅在1999年1月面世,距今剛好四分一世紀。當時11個參與國之間相互固定了匯率,以歐羅為計算價值單位,並共同把貨幣政策交給半年前成立的歐央行。至2002年1月,歐央行開始發行歐羅鈔票及硬幣,歐羅遂取代原有的法郎和馬克等,成為市民日常行使的貨幣。剛好199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頒給了發展最優貨幣區理論(optimum currency area)及有「歐羅之父」之稱的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Mundell)。
蒙代爾特別看好歐羅及使用單一貨幣的歐洲,他認為這是國際貨幣體系繼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及1971年尼克遜總統取消美元和黃金掛鈎以來最重要的發展。他估計歐羅區將會大於美元區,歐羅會與美元分庭抗禮,改變美元主導的國際格局,因此影響更為深遠。多年來,歐洲主要國家已朝着單一市場的方向發展,在商品、服務、勞動力和資金可以自由流通後,貨幣聯盟(monetary union)是更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率的政策。畢竟歐洲早在1979年已建立歐洲貨幣體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以德國馬克為主導,其他貨幣與馬克維持固定匯率。從穩定的固定匯率到使用同一貨幣,在概念上只是一步之遙。
然而,也有不少人對貨幣聯盟及歐羅存疑。最明顯的考慮是成員國要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把有關決策託付給歐央行,但後者的政策目標,不一定符合所有成員國的要求,可能會導致成員國之間的不和,特別在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情況下。持這些反對意見的,包括著名的前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行政總裁及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在他看來,歐洲推動貨幣聯盟的根本目的是政治而非經濟考慮。貨幣聯盟只是為將來的政治聯盟鋪路,歐洲進一步統一和強大,會在國際政經事務上較為獨立自主,不一定對美國言聽計從,因而削弱美國的霸權地位,增加地緣政治的風險。最後這個結論,顯然和今天眾多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的想法不同。
事實證明,上述兩方面的預期都不準確。歐羅面世首十年,歐羅區經濟表現還算可以,但並不特別優異。按世界銀行的數據計算,歐羅區在1999至2008年期間的GDP平均增長率為2.1%,稍低於之前20年平均的2.3%。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各成員國面對不同程度的經濟金融困難,卻有同樣的歐央行低息貨幣政策,使得較為弱勢的國家過度依賴借債度日。當歐盟及歐央行表示不會為這些國家還債時,有關國家的利息隨即迅速上升,引發歐債危機,使2009至2018年歐羅區的增長率平均只得0.8%。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的目標比較明確,是維持中期通脹率約2%。除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俄烏戰爭期間,通脹目標都能達到。
1999年歐羅剛出現,歐羅區和美國分別佔了全球GDP的21.7%和29.4%。到2022年,有關的數字分別是14%和25.1%。隨着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冒起,歐羅區和美國佔世經濟的比例同時下跌,這不足為奇,但歐羅區和美國的差距愈來愈大,並非蒙代爾所預期,而歐洲在國際事務上仍然對美國亦步亦趨,沒有出現費爾德斯坦擔憂的情況。
至於作為國際貨幣,歐羅和美元的差距又如何?按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去年12月的全球支付中,美元佔47.5%,歐羅則佔22.4%,這是把歐羅區成員國之間的支付都算進去。因為20個歐洲國家都用歐羅,自然提高歐羅的使用比例,若不算歐羅區成員之間的交易,那美元在國際支付的佔比便高達59.7%,而歐羅只有12.6%。此外,按國際清算銀行(BIS)於2022年4月的調查,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美元佔88.3%,歐羅佔30.5%。由於外匯市場是兩種貨幣的兌換,所以總值是200%而非100%。至於兩種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字,在去年第三季度美元佔59.2%,歐羅佔19.6%,差距仍然很大。
一種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視乎該國的經濟規模、與外國經濟交易總量、宏觀經濟的穩定、有關政策的透明、金融市場的監管和深度等等。歐羅與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差距,有相當大程度源於兩地政府的財政安排。美國是統一的一個國家,只有一個中央政府和有關的財政,因財政赤字龐大而發債量多,形成一個流動性高和相對安全的市場,支持美元的流通。
相反,歐羅區只有貨幣聯盟,沒有財政聯盟,涉及多個國家和多種政府債券,每種債券的規模均小於美國國債,不同債券又有不同程度的流動性和風險,減少了歐羅的吸引力。
此外,歐羅和美元都不是有商品作為本位的法定貨幣,要防止財政赤字貨幣化帶來的經濟問題,政府需要維持一定的財政紀律,不能過度揮霍。歐羅區的政府名義上都需要面對分別是GDP 3%和60%的財赤和債務上限,但差不多所有成員國都曾經用不同原因繞過這些限制,使有關規則形同虛設。歐羅區作為一整體而言,從歐羅面世開始,政府債務就一直高於GDP的60%,在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期間更高於90%。這是歐羅區的情況,其中一些國家自然高於這些比例。問題嚴重的話,市場自然會關注其他國家或歐央行會否採取什麼行動。某個成員國的財政狀況,可以給歐羅區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這情況在民粹思潮高漲時出現的機會更大。
多年來,歐羅區的經濟表現並不特別耀眼,最近十年又分別受到歐債危機、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巴戰爭、通脹、加息和美元升值的影響,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歐羅亦難有發展空間。歐羅是一個重要而罕有的經濟政策實驗,而歐羅區給予成員國一個高度合作應付經濟困難的制度安排,效果如何,需要好好總結。
陸炎輝博士
港大經管學院榮譽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七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