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跨學界合作 — 理論與實踐並重 創新思維突破學術界限
18 Nov 2020
新冠肺炎雖然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的打擊,但人類的創新精神卻從來沒有因疫情而減退。11月14日,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教授及其博士畢業論文導師兼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福大學米爾格龍教授(Paul Robert Milgrom)同獲邀出席第十一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討論有關拍賣理論的發展及市場設計研究的未來。米爾格龍教授開場便向大家簡述由他的研究團隊開發、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青睞的全新拍賣模式。該模式為整個美國電視行業帶來全面革新,展示米爾格龍教授在理論應用層面上的卓越成就。
米爾格龍教授及其團隊創出的拍賣模式可謂經濟學理論和尖端計算機科學技術結合的典範。項目耗資約100億美元,卻獲得近200億美元的收入。蔡教授讚賞這種拍賣理論的發展及突破性的實踐,他認為複雜的社會難題接踵而來,卻為經濟學研究和數據分析的突破帶來機遇。同時,這些創新的研究和分析亦能為當前的問題和挑戰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米爾格龍教授亦同意學術理論結合先進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社會平等。以新冠肺炎疫苗為例,一個出色的拍賣系統能確保疫苗分配到有最迫切需要的社群。儘管坊間有人認為宏觀經濟學理論傾向空乏,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米爾格龍教授卻指出宏觀經濟學理論與計算機科學能在現實社會中相輔相成。科學家擅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進行預測,而經濟學、政治學和心理學理論的貢獻則能幫助他們的預測更加貼近現實情況。
對此,蔡教授完全同意米爾格龍教授的觀點。他認為在這個時代,經濟學家比以往更容易利用跨學科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在經濟學、機器學習及數據分析互相配合下,更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性。他敦促我們必須與時並進,並對新思維及創意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