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學分析如何消滅新冠疫情
疫情已經肆虐了一段時間。儘管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新增感染個案下降,但仍然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形勢令人擔憂。若要復甦經濟和消滅病毒,我們必須依靠疫苗。僅靠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來壓制病毒的傳播,既不現實,也難以讓市民無限期接受。
截至2021年4月,以通過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為標準,有14種疫苗獲至少一個國家批准使用,可進行大規模接種(如【圖1】)。數據顯示,幾款疫苗都能達到60%以上的保護率 【註1】:在美國獲批的輝瑞(復必泰)和莫德納疫苗在未感染人群中產生的有效性高於90%;根據這份報告 【註2】,接種率領先的以色列,其R值已經從接種開始時接近1.5,降至0.5附近,即一個感染者在以色列只能平均傳染給0.5個人。這個數字反映,廣泛接種疫苗有助對抗新冠肺炎。但是,如果全世界的疫苗產能無法跟上需求,那麼我們將無法戰勝病毒。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在2020至2021年間,新冠肺炎造成的全球GDP損失達12萬億美元,平均每月GDP損失5000億美元。據卡斯蒂略及其合作者在2021年發表在《科學》雜誌的文章 【註3】表示,目前年產量為30億劑疫苗的產能可為全球帶來17.4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平均每劑的效益高於5800美元。如果擴大產能,使年產量增加至10億劑,每劑疫苗的額外效益能達到989美元,遠遠高於只有40美元的疫苗價格。與病毒造成的全球經濟停滯和生產力下降相比,製造疫苗所需要付出的產能和製造成本微不足道。如果可以讓足夠多的人口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那麼我們就可以擺脫疫情。筆者認為人類已經有所需的資源對付新冠肺炎,接下來應從激勵供需入手,在保證產量充足的同時,鼓勵市民接種疫苗。
【圖1】新冠肺炎疫苗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 https://www.gavi.org/vaccineswork/covid-19-vaccine-race
筆者建議,擴大疫苗供應的第一步是放寬疫苗原材料的貿易。疫苗的生產是複雜而全面的,需要多種技術和原材料。目前,超過69個國家已限制個人防護裝備和其他醫療用品出口。雖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內有足夠的醫療用品供應,但這種做法不僅傷害進出口商,也阻礙疫苗的生產,所以最終仍會損害該國的利益。
第二個重點是,鼓勵廠商開放專利。目前,世貿組織正在就疫苗專利豁免問題進行談判。雖然部分國家支持開放疫苗專利,但部分藥廠則認為疫苗供應的瓶頸並不在於專利本身,所以拒絕開放相關專利。實際上,筆者也理解藥廠憂慮開放專利會帶來損失,因此以「瓶頸不在專利本身」作為藉口拒絕開放疫苗專利。筆者認為有一種解決方案不單可確保製藥公司獲得利潤,同時也願意暫時開放專利。首先,發達國家的政府可提出與藥廠簽訂大規模訂單,為低收入國家換取短期專利豁免權。從【圖1】我们能看大量疫苗臨床研究,據彭博報道,到今年年底,將有六到八種新的疫苗可能會完成臨床研究並接受監管審查。目前在提供疫苗的藥廠應該意識到現時的壟斷局面很快會被新的競爭者打破。新的疫苗會隨着時間逐漸出現,若果現階段的疫苗廠商能未雨綢繆,趁仍有壟斷地位時確保來自高收入國家的大量訂單,則其日後要面對的競爭將會減少。只要少數疫苗龍頭願意開放專利,即可達成這個目標。
從需求的角度來講,每個國家或地區面臨的考驗都不一樣。以香港為例,香港的疫苗接種計劃已於2月26日正式啟動,5月7日 【註4】前接種量已達1662100劑。但按比例來計,只有13.41%的市民接種了第一針,遠低於英國的51.46%,也落後於鄰近的新加坡。【圖2】顯示了不同國家和地區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總人口比例。因此,對接種的低需求是香港目前的主要挑戰。
【圖2】不同國家和地區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總人口比例
資料來源:Our World in Data: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vid-vaccinations
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接種計劃的目的是建立和維持群體免疫力,這是一重要公共資源,保護相關人群因過敏等原因無法接種(Dawson,2004)【註5】。接種疫苗後,個體的患病率下降,因而整個群體中染病的人數減少,無法接種者接觸到病患的概率因而減低。假設沒有政府干預,接種的費用與副作用將會由接種者承擔。因為當個人在選擇接種時多數只考慮到自己和家人的成本和效益,而不會考慮社會中那些無法接種者,也會忽略疫情對別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願意接種的人數可能就達不到群體免疫所需要的最低數目。要增加接種人數,就需要政府介入。
因為個人得益與社會總體利益之間有顯著的差別(經濟學家稱之為正外部性),福利經濟學家建議應該為這種行為提供補貼,以色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註6】。以色列以補貼的方式鼓勵市民接種,鼓勵措施包括允許已接種的人進入餐廳、酒店甚至出國。除了國家給予獎勵外,地方政府也提供補貼鼓勵公眾接種。例如在耶路撒冷,市長莫西.萊昂(Moshe Leon)發起了一項針對年輕人的接種獎勵計劃,為11至12年級的學生舉行「接種疫苗比賽」,勝出學校可以免費獲得文化體育活動門票。
另一方面,以色列還向拒絕接種疫苗的人「徵稅」,提高其生活和活動成本。雖然接種本應是公眾的自願行為,但一些地方政府對拒絕接種疫苗的人施加了一定的限制,例如盧德市市長威脅使用一系列措施制裁反疫苗者,包括政府停止為他們提供服務,禁止其子女上學,限制他們進入市場。
社交媒體在接種疫苗的議題上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以色列政府一直在努力清除有關疫苗接種的謠言。謠言和誇大的副作用是阻止市民接種疫苗的主要原因,【註7】因此以色列衞生部成立了數位工作組打擊錯誤訊息,防止虛假資訊廣泛傳播。另一方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身先士卒,成為全以色列首名接種者。【註8】此後,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民眾希望跟隨總理接種疫苗。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建議政府,邀請流行歌手姜濤呼籲公眾接種疫苗。筆者認為這個建議很好,也希望更多KOL能參與,若社交媒體上每個人都爭做疫苗大使,以通過接種疫苗和分享接種經驗鼓勵親友接種疫苗,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企業方面,僱主可以通過提供半天有薪假,讓員工接種疫苗;酒店也可向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提供Staycation折扣,保險公司也可向這些民眾提供續保折扣。這些措施可以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增加額外營業,讓企業也能從中得益。
政府應盡快加強為市民提供接種誘因,也可以放寬已接種者的社交距離限制。筆者不是醫療專家,不宜提出具體方案。但我堅信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激勵措施,香港就不可能達到群體免疫。何栢良醫生也強調唯有提供誘因令更多人接種新冠疫苗,才可突破疫情不斷反反覆覆的惡性循環。
我們以經濟學提供戰勝疫情的解決方案。在供應方面,透過交換條件說服廠商開放專利,並放寬原材料出口限制,同時擴大產能,向全球民眾公平提供疫苗。在需求方面,政府應該盡快為市民提供接種誘因。此外,商家可以向已接種疫苗的市民提供優惠,KOL可以身體力行,呼籲公眾接種,並鼓勵每個人都成為疫苗大使。
人類能徹底戰勝病毒的時間不多,希望我們能好好把握機會。根據生物學家Sophie Gryseels在《自然》期刊的說法,現時人類大量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有數百萬種渠道從人轉移到動物身上。若病毒擴散到野生動物身上,則人類將無法根除它 【註9】。
【註1】 https://www.yalemedicine.org/news/covid-19-vaccine-comparison
【註2】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4611/estimated-covid-19-reproduction-number
【註3】 Castillo, J. C., Ahuja, A., Athey, S., Baker, A., Budish, E., Chipty, T., … & Więcek, W. (2021). Market design to accelerate COVID-19 vaccine supply. Science, 371(6534), 1107-1109.
【註4】 Official data is collected from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5/07/P2021050700867.htm
【註5】 Dawson, A. (2004). Vaccin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problem. Bioethics, 18(6), 515-530.
【註6】 Israeli mayors offer gifts, incentives, for people getting vaccinated (Mazal Mualem): https://www.al-monitor.com/originals/2021/02/israel-ultra-orthodox-arabs-east-jerusalem-coronavirus.html
【註7】 Israel fights online misinformation on vaccination campaign (Middle East Online): https://middle-east-online.com/en/israel-fights-online-misinformation-vaccination-campaign
【註8】 Israel starts Covid vaccine drive as Facebook groups taken down (Reuters in Jerusalem):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dec/20/facebook-takes-down-groups-spreading-lies-about-covid-vaccine-in-israel
【註9】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31-z
房育輝教授
港大經管學院教授(管理及商業策略、經濟學)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二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